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4章 策(1 / 2)

默然许久,楚秋终于开口,道,“秦鸿云,你为山南西道巡查使,去一趟山南西道,这名册之上的官员,该杀的杀,该关的关,该抄家的抄家……”

“臣领旨。”

楚秋又道,“朕调两万神武军与你,记住,这名册之上的官员,若跑掉一个,朕唯你是问。”

“诺。”

楚秋将目光移至一紫袍的年迈官员身上,道,“狄怀英。”

狄怀英,官居尚书令。

“臣在。”

“山南西道一众官员罪证皆在此处,你让人星夜誊抄一分,给朕细细的查,这山南西道的一众官员是否与朝中官员有所关联,朕不信,他们朝中无人……记住,不管是谁,你都给朕查,无需顾虑,你身后,乃是朕,乃是大楚。”

狄怀英正声道,“臣领旨,定不负陛下之托。”

楚秋眸子一瞥百官,眸子微眯,虽未开口,百官却也不敢直视,低下头颅,不敢多言。

几息之后,秦鸿云开口,道,“陛下,若尽斩山南西道一众官员,则山南西道官员十不存二,有几个郡已无官矣,该从何处调人,该调何人,上千名官吏,并非一件小事……”

楚秋皱起眉头,一道上下千余名官员,这亦是他的头疼之处。

十余息转瞬即逝,却无人开口。

恰在此时,一道声音传出,楚秋定睛一看,竟是楚天,不禁眉头微展,开口之人竟为楚天这个已给他带来太多惊喜的儿子。

只闻楚天轻声道,“父皇,秦老大人之虑,儿臣于梁郡之时便已想过,心有对策,但因儿臣才朽学浅,不通政事,故不知该不该讲。”

“既是朝堂之事,但讲无妨。”

誉王,齐王,鲁王三人双眸死死盯着楚天,虽面上无恙,心绪却已紊乱。

在秦鸿云出声之后,三王心中以在思虑此事,却并无妥善之法。若只是几名,乃至数十名官员都好办,可上千名官员又该从何处去调?

大楚之前,官吏铨选以世袭制为主,以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以致后诸侯割据,群雄并起,天下四分五裂,人人皆想登上九五之位,致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大楚立国之始,楚秋自乱世中走出,自然知晓世袭制之弊端,担忧楚国步前朝后尘。故废除世袭制,实行察举制,以官员或有名望之人推举人才入朝为官,又兴办书院,让天下寒士皆有入仕之机。

“然这上千名官员,一时半会又岂能荐举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