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个好人。见何氏还要再说,庞菱上前挽住她的胳膊,母亲,我知道您要说什么,可是您和父亲不就是先成亲,再有的感情吗?况且我相信他是个好人。
何氏话到嘴边最终还是咽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如今因着你妹妹的事,也不能操办婚事,就先定亲把。
晚上姜雨笙对着铜镜梳头,芍药快步从外面回来,轻声道:小姐,今日吕氏母女又回了娘家,身边还跟着个蒙着面纱的姑娘,我听婢女们喊她凌姑娘。
姓凌的?
姜雨笙放下梳子,将脑海里都城的人都搜索了一遍,却没想到哪位姓凌的:看不到长什么样?
芍药摇头:这面纱遮的很牢,但好像脸上有伤,我瞧着那婢女在马车里给她上药。
姓凌,脸上有伤
姜雨笙脑海里闪过几个片段,低呼出声:潘若琪!
怎么会是她?茶花也有些意外,没想到她竟然跑扬州来了。
姜雨笙冷笑:她母亲姓凌,在侯府时,她脸上不就有疤了吗?有可能逃亡路上没带药,脸上的伤加重了也说不准。
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庞芸知道那些事,从潘若琪口中得知的,可不就是这样的版本?
很好,这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姜雨笙用一根木簪随意将长发挽起,茶花,研磨。朝廷要犯出现了,可不得让大理寺派人来抓?
姜雨笙这家姑娘铺开出不过十来日,已经门庭若市。
她还专门请了绣娘过来,开辟了一个小间,如果姑娘有自己的需求,或者要做偏大偏小,都可以在小间里和绣娘说个清楚。
姜姑娘,都城的姑娘也都穿这样的吗?有个姑娘忍不住问道。
姜雨笙笑着摇头:扬州的姑娘们先穿,若是穿的好了,我再去都城开一间姑娘铺。
姑娘们一听自己穿的比都城的姑娘们还要时兴,脸上都乐开了花,反倒也不羡慕都城什么了。
东家。戚雅兰走到姜雨笙身边,楼下来了个客人,点名说要找东家您。
戚雅兰是戚掌柜的孙女,这既然都是卖姑娘家的东西,也不适合请戚掌柜了,刚巧他孙女耳濡目染懂不少做生意的门道,姜雨笙便请她来做这个姑娘铺子的掌柜。
可知道是谁?
眼生的很。
姜雨笙将手里的账本递给茶花,快步往楼下走去,看到有个身穿湖蓝束腰宽袖的公子站在门口处,她轻声问道:公子找我有事?
来人缓缓转身。
姜雨笙细细看清来人,一声惊叫:怎么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