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抗日之超级战神> 第一千二百零一章:进退两难(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二百零一章:进退两难(求订阅!)(1 / 2)

归德.日军第二军司令部!

在驱赶灾民涌向太康县的时候,第二军司令部还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积极备战,随时准备南下进攻武汉。

高级军事指挥机关,往往在作战部队还未打扫完战场的时候,即已确定了下期的作战任务。

这样以来,就能使部队在作战后的休息、整顿、补充、训练、侦察等方面,有着明确的重点和时间上的妥善安排。

对此,日军也不例外。

徐州作战将近结束时,日军参谋本部在分析中国战场的形势时认为,华北作战,中国部队主力退至黄河以西、以南之陕西与河南、皖北及苏北。

京、沪、杭作战后中国部队主力退至钱塘江以南、天目山一带与皖南、皖北,而徐州作战,中国部队主力退至大别山及平汉路以东。

总之,中国军队主力并未遭到歼灭性的打击,而且最近正以武汉为大本营,发动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

6月3日国民党政府发表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决议,释放下前红党高级领导,并邀请他们参与国务活动。

6月5日在汉口召开高级军事会议,决定保卫武汉,进行长期抗战,接着6月中旬在武汉地区成立了以陈诚为司令长官的第9战区。

基予以上分析,日军参谋本部提出,为继续寻找中国主力兵团决战,为控制中国中原地区,斩断中国的战略通道,为封锁中国的南方门户,为迫使中国屈服而结束战争,应按年度作战计划发动武汉、广东作战。

这一主张得到了陆、海两军的一致同意。

但陆军内部有人认为,武汉、广东作战在时间上应有先后,以便控制一定数量的机动部队,防止苏联在日军深入中国内地时而突然参战。

就在敌第2军集中力量营救其进入黄泛区的第14以及第16师团向豫东后撤时,日军大本营于6月15日在御前会议上决定进攻武汉。

随之,日军大本营关于这次作战的统一部署、部队编成等于6月18日向华中派遣军、华北方面军、中国方面舰队下达了预备命令。

该命令要华中派遣军首先攻占淮河以南及长江沿岸至九江地区,以作为进攻武汉的前进基地。

与此同时,鉴于经过一年的作战,占领了中国的内蒙、华北大部和沿海至杭州湾的京、沪、杭一带以后,需派出相当多的部队担任警备,这样进攻的兵力明显不足,因而日军大本营在进攻武汉、广东前的1938年4月至6月,又新组建了10个师团,即:第15师团、第17师团、第21师团、第22师团、第23师团、第27师团、第104师团、第106师团、、第116师团。

这10个新师团除第23师团调至海拉尔、第104师团被调至张鼓峰地区,以后转至大连准备进攻广东外,其余8个师团务必于7月中旬全部被调来中国关内战场。

届时,日军在中国关内战场的部队将多达23个师团,在关外战场之关东军为8个师团,在朝鲜为1个师团(第19师团),在日本国内为两个师团(近卫、第11师团)。

在得到了大本营的增兵承诺之后,日军方面的气焰再次达到了顶点。

在他们看来,原本之前只用了23个师团就打的中国军队退出了最为富饶的沿海地区,甚至于连首都以及金融中心也全都丢了。

现在又增加了十个师团,那中国政府还不被赶到大西南去?

一旦国民政府被赶到西南边陲,那他们顶多就是一个地方政权了,根本无法和大日本皇军相抗衡,投降是迟早的事情。

于是乎,日军方面的动作迅速变的大了起来,甚至于在媒体上的语气也比之前更加的强硬了。

........

武汉.珞珈山公馆!

接到蒋欣瑶从太康前线传回来的紧急电报之后,蒋委员长陷入了沉思。

第88军的困局是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

一方面是因为他对于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有信心,根据干女儿传回来的情报显示,这支部队不管是编制还是实际战斗力都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的步兵军所能拥有的极限。

原本按照军委会的命令,第88军这个甲种军也就三个师一个旅,总兵力两万多人,满员状态下也就两万六千人而已。

但是,现在各部队都在和日军血战,哪还有满员的部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