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抗日之超级战神>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分散安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分散安置(1 / 2)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这是信奉“民以食为天”的古老国度千百年来归纳出的最朴素的一条真理,也是一支部队、一个国家存在的必要条件。

如果粮食问题解决不了,那都不需要日本鬼子来打他们,自己就能饿垮了。

所以,当粮食问题成为第88军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的时候,马铮就不得不想出路。

他原本是打算向第一战区以及军委会申请,要一部分粮食过来。

但是报告虽然打上去了,但是却几乎是石沉大海。

很快,马铮就明白了,现在各地受灾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而太康原本就是在黄泛区的边缘,也不是黄河主要的泄洪区,因此受灾情况在河南的这20多个县区里面算是比较小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是一战区还是军委会都不会将宝贵的资源用在太康地区的老百姓身上。

其次是,由于洪水的原因,从郑州向东,几乎所有的交通已经全部断绝了,就算是一战区有心帮他们,也无力将物资运送到豫东与苏北交界处的太康。

所以,求人不如求己!

既然上峰是指望不上了,那一切只能靠自己!

当下,马铮决定开展生产自救的同时,寻求外部突破!

所谓的生产自救,那就是发动所有的灾民,寻找粮食的替代品。

这一招是马铮和八路军学的,要知道八路军的情况比国军差多了,缺医少药没有弹药这是常态,吃不饱穿不暖那也是常事儿。

尤其是忍饥挨饿,那几乎是八路军的“标配”。

国军各部队每人每天的标准口粮为一斤半,但是八路军却只有一斤,遇到灾年的时候就直接减到半斤。

而当粮食不够的时候,那就只能用树叶充饥。

吃树叶度荒,在这个年代曾经是缺粮地区的常态。

比如说,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阜平县,年景不好时,一到青黄不接的春天,人们就要把房前坡后的杨柳、桃李的嫩叶捋下,再用清水沤起来,短的十天半月、长的两三个月之后就能吃了,当地人称之为黄菜。

食用时用刀细细切来,拌上少量玉米面、豆面或炒面,或蒸或煮。

群众如此,部队也如此。

当下,马铮便直接下达了命令,对灾区各个灾民聚集点,所有身强力壮的老百姓进行分班组。

每20个人一个班,10个班为一个队。

而每个班甚至于每个人都有任务,那就是必须采摘30斤树叶或者是挖三十斤野菜和草根。

没办法,需要吃饭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眼看着部队的存粮已经严重不足了,必须想办法弥补。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战士们毕竟是要打仗的,天天吃草根树叶如何能保证战斗力?

所以,马铮意识到粮食问题还是需要外线突破——即向小鬼子抢粮。

眼下整个太康附近所有的县区基本上都遭灾了,大家都没有粮食,甚至于连草根树皮都在抢,内线是没办法了。

但是小鬼子那边有啊,他们控制的拓城、亳州以及归德等地都不属于再灾区,哪里可是有粮食啊!

想到就干,心里有了计划之后,马铮当即派出特战队到这些地方进行武装侦察,寻找战机。

...........

6月18日,黄河决堤第9天!

太康.张集镇!

第88军军部将星云集,人头攒动。

隶属于第88军所有师旅级的高级指挥官全部到齐了,而后在临时会议室里等待着最高指挥官马铮的到来。

“军座到!”

随着卫兵的通报,外面传来了“踏踏”的军靴的声音。

大家伙都知道是军座来了,所有人都正襟危坐,挺直了腰板!

简易的门帘被人挑开了,紧接着就看到马铮和王铁汉、柳治国等人联袂而来。

来到主位上坐下之后,马铮环视一周,而后问道:“人都到齐了吗?”

柳治国当即说道:“报告军座,已经全部到齐了!”

“嗯,既然都来了,那就开始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