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抗日之超级战神> 第一千零八章:战起徐州(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零八章:战起徐州(上)(1 / 2)

徐州.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部。

新任司令长官李/宗仁李长官神情冷峻的在指挥部里,围绕着巨大的地形沙盘不断地走来走去,脑海里则是推算着这一战的胜算有几何!

眼下的这一仗他着实没有多大的胜算!

这话并不是灭自己的威风,涨他人志气,而是现实问题。

抗战已经进行到了38年初,眼下距离中日开战已经过去足足7个月了,在过去的半年间,中日两国在长达千里的战线上进行了惨烈的厮杀。

日军向中国华北和华中地区发动全面进攻时,为达到以渐进灭亡中国之目的,积极扶持亲日派,瓦解中国军民之抗战意志。

其政府曾以各种假象摆出其愿意和谈而结束战争之姿态,但其条件随着日军占领北平、天津、张家口、大同、包头、保定、石家庄、太原、邯郸、安阳、德州、济南及上海、南京、杭州、芜湖、扬州、滁县等地之后面越来越高。

尤其是随着京沪、山东、山西等地的得手,日军大本营又把贪婪的目光又投向古国中原重镇——徐州。

徐州属于中国两大铁路动脉津浦线和陇海线的汇交点上,是中国铁路东西南北往来的枢纽,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日军瞄向徐州,意图相当明确,就是要打通津浦路,解除日后进军武汉的右侧威胁,再由陇海路西上,切断平汉线,一举拿下武汉,同国民政府摊牌。

日本人的如意算盘拨弄得哗哗作响,此举成功,不啻趁热打铁,再给中共国政府以致命一击,彻底打垮中国军民的的抵抗意志,向日本人投降。

单单从这一点上来看,日军在战略上还是有着极为详细的计划的。

而且也不难看出,日本人这是打算不战而屈人之兵,以最小的代价攫取最大的利益。

退一步说,即使武汉政府不投降,但一旦失去武汉这个九省通衢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国民政府也将失去和日军抗衡的本钱。

毕竟一旦这一战略达成的话,也意味着国民政府将被赶入西南大山中,其地位也将随之降为中国的一个地方政权。

试想,那时蒋政权真正有多少权威?

要知道,中国的半独立政权可多的是,蒋为各省军阀注目的焦点,让他下台,必能在各省得到热烈的拥护。

到时,日本人再另起炉灶,扶植构筑于日本人羽翼之下的新政权岂不易如反掌?

日军方面为了达到这一战略目标,并为了扩大在山东的占领区,华北方面军于2月4日向其所属的第2军下达了攻占至鲁南大运河一线的命令。

依此,日军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当即令在兖州的第10师团派出一部进攻济宁、汶上及大运河两岸地区的孙桐萱第3集团军。

与此同时,又命令正在青岛休整的第5师团派出一部由潍县南下,攻向临沂地区,以策应第10师团在鲁南大运河地区的作战。

由于此战之前,韩复榘率第3集团军主力撤至鲁西南的曹州地区,仅留一部于济宁的运河两岸与敌对峙,使鲁中、鲁南的防务顿形空虚。

因而,日军很快占领至津浦路上的邹县及鲁中山区的莱芜、蒙阴、泗水地区。

为此第5战区急调战区预备队邓锡侯的第22集团军、由苏、鲁、豫边区开抵鲁南的滕县、临城;庞炳勋的第3军团火速由海州开向临沂;于学忠的第51军除留一部于蚌埠之外,主力开赴徐州以西的黄口、砀山,以阻止敌军南进。

面对日军的逼迫,身在武汉的蒋委员长气愤之余,当即决定进行反击,预作保卫武汉的部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