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抗日之超级战神> 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南下or北上(求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南下or北上(求订)(1 / 2)

良久,梅津美治郎叹了口气说道:“柳生君说的没错,虽然现在国内还没有争论出结果,但是我本人确实觉得帝国南下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尽管我本人更支持北上!”

这时,一旁的桥本纯子眼里闪过一丝震惊。

原本这些话马铮前几天就已经和她说过,但是她的心里却并不是很相信。

但是今天从梅津美治郎嘴里说出这些事情,却直接印证了马铮说的那些话大多是真的,且他的分析和梅津美治郎的分析竟然如出一辙。

这让桥本纯子不得不思考马铮之前说的其它事情,会不会也都是真的呢!

比如说美日之间必将发生战争,再比如说人日本必将战败!

同样震惊的还有吉本贞一,他虽然是贵为关东军参谋长,但是相比于国内的那些大佬而言,级别和层次还是太低了,因此像这样关乎国家命运的机密事情他还是很难接触到,因此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听到。

由于太过于震惊,吉本贞一也顾不上自己只是一个参谋长的身份了,脱口问道:“大日本帝国为什么一定会南下,而不是北上和苏联决一雌雄?”

梅津美治郎看了看马铮,而后说道:“这个问题还是让柳生君回答你吧!”

马铮知道这是梅津美治郎在考验自己,当即笑了笑说道:“吉本君,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因为美国始终是大日本帝国绕不过的一个坎儿!”

“纳尼?”

马铮再次说道:“日本是个岛国,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要想获取资源,无外乎两种方法,第一是与有资源的国家搞好关系,去进口。其次,就是对外扩张了。日本现在的选择是对外扩张,于是乎就有了出兵朝鲜,进攻满洲,发动中国事变等一系列的对外战争了。”

“但进入工业时代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钢铁和石油成为工业的血脉,陆海空军的装备需要技术,也需要大量的资源堆砌。日本在经历了明治维新后,工业和军事技术已经是亚洲第一和世界前列了,所以技术已经基本到位了,但却的是资源。”

“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国策就是明治天皇的那句话,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明确的宣示了要搞扩张。1890年山县有朋的主权线和利益线之说更是将其细化和具体化。日本大陆政策和南进政策本质上都是为了寻找资源。落后而庞大却虚弱的中国是日本的首选目标,沦为殖民地却资源丰富的南洋地区也是日本的备选目标。”

“但是我们千算万算没有算到一点,那就是中国境内没有石油,这里是一个贫油国。但战争最不能缺少的便是石油,没有石油我们的战车就是废铁疙瘩,我们的飞机就不能升空作战,我们的装备优势就我发发挥出来。”

“一旦丧失了这些优势,我们还能打赢这场战争吗?”

此话一出,不仅仅是吉本贞一,包括梅津美治郎以及桥本纯子在内的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惊恐的表情。

是啊,日本之所以能在中国境内横冲直撞,依仗的不就是装备优势吗。

一旦丧失了这些优势,面对人口是日本六倍的中国,他们还有胜算吗?

结果不用想也都知道!

这时,马铮继续说道:“在此之前,美国希望大日本帝国能够北上进攻红色苏联,消灭这个危险的国家,也希望苏联能够消耗帝国的国力,于是乎他们愿意支持大日本帝国进行对外战争。于是乎,不管是石油还是橡胶,甚至于钢铁以及各种资源都愿意出口给帝国。”

“但是现在,日本人看到帝国似乎已经没有了进攻苏联的想法,他们着急了,所以才会在资源上卡帝国的脖子。眼下美日通商条约即将终止,帝国想要获取资源,就必须做出选择了!”

话音刚落,吉本贞一再次问道:“那为什么大日本帝国就不能北上,非要南下和美英等国开战?”

马铮叹了口气说道:“因为在和苏联的交手中我们输了,国内一些人的脊梁因此被打断了!”

“柳生阁下说的可是诺门坎战役?”吉本贞一沉声问道。

“不仅仅是诺门坎,还包括昭和13年的张鼓峰事件!”马铮道。

吉本贞一当即说道:“柳生阁下,事情并不是您想象的那样,昭和13年的张鼓峰事件关东军虽然吃了亏,但是却并不是因为实力不强,而是因为准备不足。”

关于张鼓峰事件,吉本贞一算得上是亲历者之一,他知道的比较清楚。

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只因为关东军边境部队想打一战而已,刚开始天皇并没有批准他们在张谷峰的军事行动,这才导致了日军最终只集结了7000多人兵力和37门火炮,就前去挑衅苏联的边防部队,最终在苏军15000人机械化部队打击下损失惨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