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抗日之超级战神> 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塞北狼烟起(二十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塞北狼烟起(二十七)(1 / 2)

ins/ins

随着中日双方投入的兵力不断地增加,整个塞北战场俨然成为了整个北方的焦点,甚至于牵动着中日高层的心。

要知道,此次大战可以说是进入1939年以来,中日双方投入兵力最多的战役,即便是第一次长沙会战的规模也略有不如。

更何况,这一仗还是中日两军在调整指挥机构后的第一仗,效果如何,双方都在拭目以待。

中国方面为了长期抗战,在南岳军事会议期间,提出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后方重于前方的方针。

因而将部分主力部队开至敌后,开展游击战,恢复和建立敌后政权,以就地的资源、人力进行补给和扩大部队。

同时改善部队装备,扩充空军,整顿大后方与战地的交通,增强指挥机构,取消军团、兵团以及师属旅部的多层指挥。

并将全国分成南、北两战场,南战场由代理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将军指挥,北战场由天水行营主任程潜将军指挥,且重新划定了全国的战区。

天水行营主任程潜,下辖第1战区、第二战区、第八战区、第十战区、苏鲁战区、冀察战区。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驻洛阳,12个步兵师、1个步兵旅、1个骑兵旅。

第2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驻宜川秋林镇,下辖32个步兵师、14个步兵旅、5个骑兵师、3个骑兵旅;第8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驻兰州,6个步兵师、5个步兵旅、4个骑兵师、4个骑兵旅。

第10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驻西安,9个步兵师、1个步兵旅。

鲁苏战区总司令于学忠,驻沂蒙山区,下辖7个步兵师。

冀察战区总司令鹿钟麟,驻邢台县路罗镇,下辖5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

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下辖第3战区、第四战区、第九战区、第五战区。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下辖驻皖南22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

第4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下辖驻韶关18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

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下辖驻长沙52个步兵师。

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驻老河口,下辖28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1个骑兵旅。

五省战区司令长官马铮,驻地绥东,下辖6个步兵师一个骑兵旅。

以上各战区的保安部队、游击队、特种部队等未计在内!

抗战开始,中国即动员青年入伍,增编新部队,至1939年10月,陆军总人数已达到四百四十六万七千五百四十七人。

与此同时,日本方面鉴于中国战场的局势迅速恶化,于是也对陆俊进行了扩编。

1939年,日军分3期成立了11个步兵师团,14个负责治安任务的独立混成旅团,除第24师团调入关东军进驻于牡丹江以北的林口地区之外,其余的师团、独立混成旅团,全部调至中国关内战场。

日军为了适应将来对苏、对华作战的需要,统一在华的政策和战略指导;统一指挥在华的军队;支持即将成立的汪伪政权。

并于1939年9月23日,大本营下令撤消了山田乙三中将的华中派遣军司令部,成立了在华的陆军最高指挥机关——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设于南京,任命畑俊六大将为总司令官、原陆军大臣板垣征四郎中将为总参谋长,改变了过去华北方面军、华中派遣军、驻广州的第21军皆由大本营直接指挥的体制。

至1939年底,日本陆军共有41个师团,其中在中国关内战场的为25个步兵师团又20个步兵旅团,总数约80万人。

可以说是为了打赢这场关乎国家命运的战争,中日双方都在咬牙坚持,唯恐落后半步。

在调整了指挥机构之后,双方想验证一下,新的指挥体系能不能更好的指挥前线的部队,因此双方高层都不约而同的将视线盯在塞北。

只是让日军方面没有预料到的是,**方面刚刚在绥东发起反击之后,随即就又在绥西发起了反击。

隶属于第八战区的4个师的兵力,外加马铮所部的暂编第21师,合计近六万大军在大量的民兵的配合下,对整个河套平原几乎所有的军事重镇同时发起反击。

而驻扎在绥西的日军原本还准备趁此机会将这些可恶的中**队一网打尽,但很快就意识到事情大条了——没弹药了!

而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紧急命令也在这个时候到了,命令绥西的日伪军即刻起放弃五原以西的全部地盘,所有兵力全部撤到五原以及包头地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