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玄幻魔法>真战神> 第471章 论霸道的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1章 论霸道的话···(1 / 2)

冷家在这王都之中,算不上真正的顶级势力。

毕竟这偌大的王朝都城,几乎比之当初裴萝婉的大梁国土还要庞大,可想而知,这其中衍生的宗门强族会有多少。

王都虽然是皇威之下。

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纷争,就有权利的划分,地域的划定。

王都在这万载岁月之中,不断衍生一个又一个强门,也消失了一个一个大宗。

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要被淘汰。

这在王都之中,更是不变的铁律。

因此在过往岁月之中,聿南王都被分为四个区域,天地玄黄。

黄域便是王都外围的平民区域,不要以为权利只属于贵族。无数岁月之中,从平民中走出的强者不在少数。

即便是现在,在那王都朝堂之上也有着不少出身平民手握大权的官员。

玄域,则是徐真等人此刻所在的区域。在这里,是商贾的地盘。

经济从来是衡量一个国度强盛与否的根本。

所以,在这王都之中,商贾云集,虽然不占据实权,但却直接影响着一国命脉。

地域,则是聿南武力代表存在的地方。这里林立着诸多的宗门强派,是聿南明面上对外的威慑。

毕竟整个王朝除了军队的强盛之外,那便是修炼者强弱多少,直接影响着其他王朝的态度。

天域,则是王室与聿南王朝智慧代表的中枢之地。

自古以来,武者征战沙场。文者运筹帷幄。天下大事,离不开文官衡定,离不开武将冲锋。

正所谓:文能兴国安邦,武能治国平天下。

二者缺一不可。

但是这些文人,身无二两肉,手无缚鸡之力,却又口舌尖利,犹如银刃阔刀。

在王朝初期,文人没有相对的保护机制,死在各种势力手中之人数不胜数。

于是,王朝才将这些文人拉拢在天域之中,在王室的皇威之下,再无人敢动文人之性命。

所以天地玄黄四域虽有分属,但彼此之间没有上下之分。

如果有的话,也就是天域中的王室,凌驾于任何势力之上,这点毋庸置疑。

话说回来。

冷家便是地域之中,冷刀门的建立者。在诸多宗门势力之中,只排的上中下流水平。

但自从冷流双崭露头角以后,冷刀门的地位在地域之中也是逐渐上升,隐隐有坐稳中级势力宗门地位的趋势。

冷家出身于御南灵域,在玄家一手遮天的灵域之中能够迁宗聿南,的确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不过内里人都明白,每一个灵域都必须有进入王都的强门大族。

当初王室派人前往聿南首先找的就是玄家,而非冷家。

不过,这冷家与玄家乃是姻亲。加上玄家当时明确说出,没有意向迁族王都。故而那名派遣官员,才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冷家。

对于冷家而言,入驻王都,乃是天大的喜事。

只不过来到王都,冷家才发现,成为王都之下的宗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荣耀的背后,是血液浇筑的根基。

初来王都,冷刀门也是被各方欺凌,也是用一次次血战,才终于在王都地域之中稍稍站稳了脚跟。

但人就是如此,别人欺我辱我,一旦自己得势之后,则会十倍百倍地将这些曾经自己受过的苦,也要送给别人。

因此,在后续来到王都的新兴势力,就有不少落幕在冷刀门的手中。

前人种树。

后人不止纳凉,还禁止别人纳凉。

冷刀门的霸道,也是日益声名远播。只不过冷刀门所在的地域地理位置不是太好,因此那些更强的宗门才没有出手消灭冷刀门的意思。

这也就间接助长了冷刀门的气焰。

自负成了冷刀门每个门徒的标志。

斗技场因为徐真的离开,陷入久久的议论之中。

这些人一半是来自其他灵域的参赛者,一半是来自本土势力的前哨探子。

但有一点相同,此刻在他们心中,徐真所在的真武门已经上升到足够威胁他们的程度了。

修罗榜榜单变更,千机门会第一时间获得讯息,看守总榜的人员立即将信息上报给千机门上级。

千机门坐落天域,隶属王室直接管辖,权利之大,可以说只对聿南大帝一人负责。

千机门虽是一个部门,但权利几乎渗透王朝每一个势力当中。

文臣、武将。

宗门、家族。

又如丹师圣殿、符师联盟,锻造神宫等等。

可以说,但凡是王朝之内的势力,都要在千机门中进行报备。

因此,在千机门中也是分离出分管各种势力的副职,一共十名,授一品官服,甚至可以带刀上殿,可想而知,聿南王室有多么信任千机门。

故而,在聿南朝堂这些大臣口中,明面上美其名曰“帝下十常侍”。

暗地里却是骂什么的都有,由此可见这千机门,除了深受聿南大帝重视之外,并不得人心。

但,你又没有任何办法。

因为这个聿南,最强的还在那帝位之上稳稳坐着。

帝下之人,他没有开口,无人敢动。

一间高门大院,小令官捧着监察修罗榜人员送来的拓印讯息,进入院中。

院里载着一颗歪脖子树,枝叶却是茂盛。树下坐着两个人,一老一少,正在对弈。

小令官估摸着也就十岁左右,红彤彤的小脸上汗津津的,将拓印的讯息双手举过头顶,谦卑地说道:“先生,监管房的大人说是修罗榜有变,让我递交给你看。“

老人没有动静,捻着一枚白子正在思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