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刘思哲一脸尴尬的模样,楚琛就笑问道:你应该知道古代的时候,用的都是丝弦吧
知道。刘思哲点了点头。
今天弹琴用弦,一般都是使用的钢弦。而在古代,琴弦则是用蚕丝制作的。
相传蚕最乖巧,作茧时往往能遇物成形。有一寡妇。独居一室,长夜倚枕。不能安睡。她就倚在床头,从墙孔中看邻居家中的蚕做茧。第二天。蚕茧的形状都有点像这个寡妇的面形,隐隐约约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蔡邕见了,就将蚕茧买回来,缫丝后制成琴弦,安在古琴上。弹奏时琴音总带点忧愁哀痛之声,旁人听了,常常会流下同情的泪水。蔡邕就向女儿蔡文姬询问其中道理,文姬回答说:这是寡妇丝。
丝与思同音,寡妇之思,当然是悲伤婉转,缠绵悱恻。这个故事还说明一个问题:即古琴的弦用蚕丝制成,取其坚韧而发音纯正。
楚琛说道:宋以前琴弦多是琴家自制,明以后多为商品弦。明清以來,琴弦最好首推杭城回.回堂,其第一代李世英自明代开始生产古琴弦,所造的弦叫冰弦,指定为内府贡品。
李家传承了三百余年,直到清道光年间第九代孙李德孚殁后无嗣,于是就断产了,而后由其徒弟继续以回.回堂为品牌生产琴弦,但质量大不如前,1939年抗战初杭城老三泰的回.回堂琴弦停产。一时间,众多琴家都哀叹,从此再无好弦可用。
听了楚琛的解释,刘思哲才算明白冰弦是什么意思,他说道:现在不都是用钢弦了吗小月的琴就是钢弦,我听着觉得也挺不错的嘛
所以说,我要说你是对牛弹琴。
刘老今天就是想挑刘思哲的刺,他说道:钢弦虽然耐用稳定,特别是表面光滑的优点,改变了弹奏一些缓慢的声少韵多的琴曲,如平沙落雁忆故人良宵引时的尴尬,为琴人所称道。但它那令人生厌的金属声,它那过于冗长的余音等等缺陷也是大多数琴人的共识。
刘思哲也据理力争道:传统丝弦也有很多缺点的,除去琴弦上不如钢弦平滑,摩擦声大的缺点之外,性能上也不够稳定,较大程度受到温度与湿度的影响,不耐用,使用成本高。而且别的说不,丝弦的音量能有钢弦的大吗
刘老到是没想到,刘思哲记得还挺清楚,这说明,刘思哲确实是用心学了,这让他暗自很是高兴,不过他可是丝弦的拥护者,马上就反驳道:
钢弦音量虽大,却没有传统丝弦那种饱满的音质和力度,缺乏传统丝弦弹奏的那种颗粒感,那种骨力,琴音呈现一种疲沓的状态。无论对琴弦用力弹奏还是轻弹,它的状况是相同的,这种状态影响到琴曲音乐的表现力是毫无疑问的了。
重要的是,钢弦所产生的音色,缺乏丝弦那种传统琴乐怀古之思的极为接近人声的韵味,即那种温暖的带有某种人情味的色彩。钢弦的音色,当初我头一次听到的时候,就觉得相当的刺耳,也不知道,现在的人是怎么接受的了的。
刘思哲嘀咕道:要我说,这事还是你们的问题,如果当初你们反对的话,钢弦也不可能那么轻松的被大家接受。
刘老闻言就长叹了一口气,当初从丝弦转换成钢弦可以说悄无声息的就完成了,究其原因,除了一时制作不出好的丝弦之外,也是由于当时正好处于国家的特殊时期,钢弦作用一种新事物,根本没有人敢于反对。未完待续。。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