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都市言情>重生寡头1991> 第七四一章 榷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四一章 榷商(1 / 2)

?

虽然是会谈摘要性的记录文件。但是其中记录的内容却相当详细。因此。郭守云能够从中看清每一项、每一款合作的全面内容。而在这其中。关系到双方军事技术合作的细化性条款。就有十四五项之多。而综合起来。则可以分为航空技术与舰船建造技术两大项。

摘要中提到。从年底开始直到九八年两年间。中方将派遣十二批次共四十个学员团进入俄罗斯联邦的军工技术部门深造。其中涉及远东的。就有包括四大航空工业联合体、两大军工造船厂在内的六大要害部门。这些人在回国之后。将会承担起中国战机更新换代、海军舰艇技术拓展的重任。与此同时。为了加快国内战机的更新换代。沈空将斥巨资购买俄方苏-27的技术转让权。如果郭氏集团没有异议。沈空将在年底之前派遣代表团赴共青城航空城洽商这一技术转让协议。

郭守云知道。在国际军火市场上。中国与印度一直以来都是两大买家。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远东四大航空工业联合体。尤其是共青城航空工业联合体。先后对外出售了苏-27系列战机一百六十余架。其中的百分之四十。都是被中、印两国买走的。而从根本上来说。这两个大型的军火采购商在对待军火购买的问题上。又存在着很大的异同。前者更加注重的是技术购买。而后者则是着重于新式武器的采购。

就此前共青城机械设计院所提供的资料。郭守云了解到。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沈空方面一直在从事苏-27各类型号战机地数据分析及技术复制工作。而且他们在从事这些工作的时候。并没有采取必要地保密措施。在去年年初的时候。沈空甚至还邀请共青城苏霍伊设计院的两名设计师前去参观研讨他们地分析成果。据这两位专家回来之后汇报。沈空的机械师们。已经在翼身融合体技术方面取得了惊人的突破。他们制造出来的机体模型。已经通过了风洞性能测试。而这就说明。沈空已经完全掌握了苏-27的外部设计技术。

而针对这件事。苏霍伊设计院地设计专家。也就是苏-27之父西蒙诺夫则有他自己的看法。按照他所说地。沈空即便是破译了翼身融合体技术。也不可能在没有获得苏霍伊设计院技术支持的条件下。自行开发苏-27战机。因为一代战机的技术组成部分。不仅仅只有一个设计的问题。这其中还有诸如发动机技术、机载电子设备、火力控制系统等等更加复杂繁琐的技术问题。也正因为如此。沈空才没有对他们的技术研究做什么加密保护。最主要的是。沈空地公开研究本身就是一颗探路石。他们在试探俄方的反应。以便从中察看是否有获得技术转让权的可能性。

现在。经过两年余的试探。在远东以及俄罗斯联邦方面没有正式出面谴责沈空技术破译的情况下。中国要求获得苏-27技术转让权的计划终于出台了。

对于郭守云来说。现在共青城设计院所掌握的苏-27出口型战机设计方案已经相对落后了。而随着苏-35的正式投产以及苏30MKK的出现。23空集已经出现了要求给战机更新换代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向中国方面地沈空转让苏-27系列战机地技术掌握权应该是可行的。

不过话说回来。技术地更新换代并不意味着老技术就可以随便转让了。在作出类似方面的决定之前。郭守云还必须获得远东军方的认可。那些将军们在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往往有他们自己的打算。作为远东的当家人。郭守云不能不考虑他们的意见。另外。类似的技术转让还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国际影响。比如说华盛顿方面的反应。再比如说印度以及那些长期以来从远东采购武器的国家的反应。有了向中国转让战机技术的先例。万一将来这些国家也要求获得类似的待遇怎么办?

正是因为有了上述这些复杂的原因。郭守云才不得不更加慎重的对待这个问题。

同样是在军事互信交往这个项目上。郭守云还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中方学员的派遣。肯定会增加中国军方在远东军界内部的影响力。而类似这种影响力的扩大。会不会影响到他以及郭氏集团在远东的权利地位?这一点。他也必须慎重考虑。

放开在军事合作商的若干问题。回过头来再看能源领域的合作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