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聊了几句话之后,多尔衮就让范文成回去写个奏折了,看看以后大清该怎么走,当然仅仅是作为参考而已,多尔衮从小就想入这个花花世界,如何能够撤回辽东呢?而且在多尔衮看来,大半个大明朝就要吞下去了,让自己把到口的肉给吐出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多尔衮费尽了多少的心思,才从关外的苦寒之地来到了京城,这还没有见到江南的繁华,就要退回关外,这怎么能行呢?所以这个家伙开始慢慢的盘算了。
多铎那边虽然损失了3万精锐骑兵,但手下还是有好几万的骑兵,再加上方大猷手下的汉军,就算是没什么战斗力,摇旗呐喊总是可以的。
指望他们获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了,能够多坚持一天都是个好事儿,现在得派遣援兵过去了,如果没有援兵的话,恐怕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山西那边还在打仗,李自成的军队虽然战斗力不强,但是经常来袭扰满清军队,这也是很让人头疼的,所以那边的军队已经不可调动了,该从什么地方调动军队呢?
很快多尔衮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尚可喜。
说起尚可喜这个人,恐怕大部分的人都不陌生,尤其是在21世纪,这可是在历史课本上出现过的,现在满清很多显赫的网页都没有在历史课本上出现过,但尚可喜却是三藩之一。
这家伙原本是大明朝的将军,后来投降了满清,在满清的领导之下,入关之后,追杀农民军和大明朝抵抗的军队,立下了赫赫战功,现在被封为智顺王,在康熙年间的时候,被加封为平南亲王。
虽说这家伙是汉人将军,但他手下的军队和其他汉人将军手下的军队却不一样,因为他手下的军队都是从辽东带进来的,当时大明朝最有战斗力的军队有两支,一直是位于辽东的关宁铁骑,另外一只就是位于山西的九镇边军。
这家伙的军队就属于关宁铁骑,按照多尔衮的记忆,应该有2万骑兵和2万步兵,人数虽然不多,但战斗力却异常强悍,跟满清八旗铁骑比起来,那也是稍逊一筹而已,面对汉人军队的时候,那也是如狼似虎的,要不然也不可能取得那么多的胜利。
多尔衮查了一下,尚可喜刚刚从河南平叛回来,当地的一支起义军刚刚被他打败,手下正在直隶修整,眼看也是休整了1月有余了,正好让这个家伙带着军队去支援。
多尔衮说做就做,马上修书两封,一封让人送往尚可喜那里,另外一封送往山东曲阜,告诉多铎继续镇守曲阜,并且给他说派来了援军,而且还允许多铎在山东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