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佣兵之王-第745章 千里奔袭断后路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沙漠佣兵之王> 第745章 千里奔袭断后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5章 千里奔袭断后路(2 / 2)

不过闯王并不后悔,如果现在让他选择,他还要先选银子。

这些年来,对于银子他是太渴望了。

既然你们不欢喜我,与其住在这样的地方,老子不如回西安去。

西安老家的百姓可是欢迎得紧啊!

闯王现在也怕在京城待的久了,被大明官兵堵截住。

自己若是一直打胜仗,是没有谁敢前来勤王的。

但是这次自己一败,不要说那些手握重兵的总兵、大将们。

就算是自己手下那些才投降过来的大明官兵们,也已经有了二心。

对此闯王心里还是明白的。

看着金鸾殿上的那把龙椅,这是全天下最有权力的一把椅子了。

这龙椅坐着虽然不舒服,但是怎么也要留下点什么。

于是我要登基!

这个任务就发下去了,

闯王发了话,自然就有许多大明降臣们去办理。

这些大臣虽然已经知道了闯王兵败而归,但是膝盖早就跪下去了。

现在自然也不敢直起来。

皇帝登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仪式感最强的一件事情。

一点儿也不能够马虎!

不过用三天时间来准备,怎么着也是最马虎的一次皇帝登基了。

这完全就是一次闹剧,不过这一幕发生在京师紫禁城里面。

再怎么的闹剧,都变得庄重起来了。

京师里面的百姓,全都冷眼旁观。

他们原本认为闯王来了,自己这些百姓是真的不用纳粮交税。

没有想到,税照交,粮照纳,关键的是还有士兵跑到家里面来抢东西。

皇上在京城的时候,京城里面,谁敢入室抢劫啊?

百官之中的那些人,虽然一个个配合着闯王登基仪式。

实际上他们心里已经知道,闯王是秋后的蚂蚱,崩达不了几天了。

山海关的关宁铁骑,天下有名!

这一次一战就灭了闯王二十万兵马。

最主要的是,这二十万兵马是闯王手下最精锐的队伍了。

没有了精锐队伍,闯王远远不是山海关元宰相的对手。

这些日子里,元峥当初从皇宫里面护着皇上出就的传奇,已经到处都在传说。

有些说书人还在茶馆里面开讲。

如今就是这个元峥,在一片石破了闯王百战百胜的神话。

如果闯王没有战败,这些京官前些日子被追出去的赃也就只能够认了。

现在闯王新败,这些京官们的心思就活络起来。

钱已经被闯王抢了,但是如果能够把闯王赶走,赢一个光复京师的名头,也是能够在皇上面前讨得了好的。

不少京官们已经在私下联络,暗暗准备着。

准备着等到官兵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来个里应外合。

京城已经成了一个火药桶,随时随地都可以引爆!

元峥是在四月二十七这天知道闯王要登基的消息。

这个时候登基,明显不是为了凝聚人心,跟自己再战的打算。

“闯王想逃!”元峥指着简陋的地图说道。

左左、右右笑了:“历史书上说了,他是在登基的第二天,主动放弃了京城,向西安逃跑的。”

元峥赶紧问道:“他的逃跑路线是怎么样的?”

左左、右右互相看看:“历史没有写得那么细。”

元峥看着地图上的双方态势图,最后终于指了一个地方,他们这回是逃跑,一定会找最快的咱回到老巢。

闯王的老巢在西安,那么他一定会走这里的。

他的手指落在保定这个小方格上。

地图上的保安就是一个小方块,这表示这里有一座城。

看着这个地方,元峥沉思道:我们的行军路线就要改变了。

从京师到保定只有三百里路,我们从这里到保定足足有八百里路。

按照闯王逃跑的速度,他是二十一号从山海关开始逃跑,到京城花了五天时间。

从山海关到京师至少七百里,平均每天闯王跑了一百二十里地。

他跑得够快的。

元峥心里想着,在这个时候,行军能够连续五天跑上三百多公里,真的是极速了。

这可能也是闯王他们多年以来,习惯了跑路锻炼出来的。

那么他从京城到保定只需要两天时间就能够跑到。

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闯王从四月三十开始逃跑,最晚五月初二就会抵达保定。

从现在开始,元峥要花五天时间,带着一支八万人的队伍跑五百里地。

平均每天一百里地。

如果只是急行一天,这些士兵还能够将就。

如果是连续五天这么跑,不用打仗,这支没有经过训练的队伍,怕是自己就散了。

元峥有些为难了。

元峥这是出征,不是逃跑,速度是怎么也追不上闯王撤退时候的。

七千五百两银子啊!

如果大明朝没有了它们,想要安定下来,可就真的太难了。

现在整个大明朝北方的事情,就是天旱无粮。

并不天下无粮!

只要手里有了银子,从南方运粮过来,不到半年,就能够把整个国内形势全部稳住。

然后再慢慢清剿那些义军!

这是元峥计划好了的事情。

保定是一定要去抢的,这支队伍只能够分兵了。

看着自己的队伍在遵化。

元峥已经下了决心。

他看着唐通:“唐总兵!”

唐通赶紧说道:“宰相大人!请吩咐!”

元峥微笑着:“唐总兵!我把这此士兵交给来统领,我带着三千骑兵,一万精锐步兵,轻装前进。”

唐通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人如此看重,小人敢不肝脑涂地!”

这几天,唐通的日子其实不难过。

崇祯也没有对他责备,到是多有宽慰。

只是把他的实权总兵的权利给了别人。

待遇倒是没有变。

接下来就被宰相带着离开山海关,这明显是不想让在山海关搞事情。

唐通自己心里,可是把这些事想了又想,不知道下一步自己会面临什么样的处境。

好几回都想着自己会不会跟袁崇焕一样结局了。

他没有想到,宰相竟然突然要他接管这支队伍。

这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

现在他不知道应该怎么表示忠心了。

元峥笑着说道:“我带着骑兵和一万步兵骑着战马在前面先行。

你率领步兵在后面每日行军八十里,八日内赶到保定。”

唐通看着元峥,欲言又止。

元峥笑着鼓励:“唐将军有话直说。”

唐通这才说道:“宰相大人,此去保定路途遥远,中间全是闯王兵马。

若是闯王从京城出来迎战,大军行军就是更是艰难。

末将怕在路途上耽误了行程。”

元峥想了想:“沿途的城池,我军一路打过去。

你率领士兵一路前来接收就是了。

至于闯王率兵出京师来迎战,他现在已经是惊弓之鸟,没有这样的气质了。

如果他真的敢率兵来犯,你只需要坚守五日。

我必定率领大军回来。”

唐通不解:“大人!为何如此着急?这一路上城池虽然没有险关名城,却也不易斩将夺关的。

大军何不缓缓而行,就算是缓上几日也应该无事。”

元峥哈哈大笑:“如今天下都看着闯王,闯王新败,京师落入闯王手里才一月。

那些新降闯王的将领,现在只怕都被追赃纳饷给害苦了。

官军此去,至少在京师地地界上,是没有问题的。”

唐通想到自己的居庸关,也被闯王手下的那些人给到处追赃,就是自己的那些亲朋好友们也没胡逃得掉。

以前没有对比,不觉得崇祯咋样。

现在跟闯王对比,皇上可是对官员们太仁慈了。

想到这里,唐通终于应承下来。

他还是不明白:“大人这是要在保定,一战平定闯王吗?”

元峥看着他说道:“唐总兵,事不过三,皇上待你一直不薄。

上次你在居庸关是因为后背被战友捅了一刀。

情有可原,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对你一直青睐有加。”

唐通赶紧说道:“宰相大人,唐通是个粗人,这次能够跟随大人一起出征,

已经是意外。

如今更蒙大人委以重任,事若不皆,唐通只能够马革裹尸以还。

决不偷生!”

元峥笑了:“唐总兵!此次做好,今后这天下还有那么多的贼寇要平。

关外还有鞑子未平,有的是建功立业的机会。

西女真部、奴儿干都司这些地方都还没有收回来。

大丈夫在世,正是大有为之时。”

唐通眼睛发亮,他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感觉到宰相说什么都是真的。

元峥这才说道:“若是能够在保定拦下闯王,剿了他的大军,或者把他阵斩马下。

这大明北边江山就算是平定下来了。

所以我不能不急啊!”

唐通从心里面相信宰相是真的信任他。

连这样的事情都告诉他,当然了,最重要的是把整个队伍都交给他。

这才是最重要的信任!

元峥开始分兵,三千骑兵这是要跟着走的。

还有一万步兵,每人配上马匹也跟着一起出发。

唯一区别就是骑兵都是双马,步兵只是一匹马。

元峥这回连斥候都没有派了。

自己带着二千五百骑兵走在最前面,陈兴率领五百骑兵走在最后压阵。

全军带着七日干粮,全速前进。

大军从遵化出发,一日之间行军一百五十里。

那些骑兵还好,他们早就习惯了马上生活,这走着还没有什么。

那些步兵可就难了。

虽然这些马匹都是说不出来的那么温顺。

可是从没有骑过马匹的人,不但在骑在马上,还要快速奔跑。

这一天下来,屁股、大腿全都磨得生疼。

整个腰也累得够呛!

骑马不比扛着马走轻松啊!

这些步兵们根本不知道,像他们这种完全没有骑过马的人。

能够骑着战马,一日之间跑上一百五十里地。

已经不比那些熟练的骑士们差了。

这主要是战马的功劳,这些战马一个个的非常听话。

沿途没有一个调皮的,都是温顺地跟着前面的那些马匹。

这一路上,元峥率领着队伍。

沿途逢洲过县,直驱而入。

那些小县,根本没有反应过不,就被元峥带着骑兵冲进城里。

他们打着的旗帜鲜明,一看就知道是官兵。

这支官兵跟以往大不相同,入城之后,只是在城里吼上一阵:“大明官兵光复xx城,光复xx县,就出城走了。”

只是他们这一吼,就是几个小时。

实在是一万多人的队伍,太长了!

元峥这个宰相,压根就没有见到当地官员。

到是陈兴在队伍最后,每每那些当地官员回过神的时候。

找到的都是他。

对于这些官员,陈兴都是同样的回复:“皇上任命宰相、兵马大元帅元峥,出兵平定京师。

四月二十一日,宰相、兵马大元帅元峥在一片石大败闯王二十万兵马。

闯王只身一人逃脱。

四月二十三日,宰相、兵马大元峥元峥在山海关外全歼后金多尔滚七万鞑子精锐。

如今宰相、兵马大元帅率军收复京师。

凡是大军到处,各部官员安于职守,稳定军心民情,保护百姓不受闯王伤害,迎接大明官兵的。

此前种种投敌、资敌行为,一律既往不咎。”

陈兴对每一处官员都是如此说法,也不多加停留。

大明骑兵在城里路过,一直不停的过了几个小时。

但是他们过城的时候,战马都是缓行。

并没有打马飞奔,更没有踩踏百姓的事情发生。

元峥在入城之前就三令五申,所有士兵过城之时,一律不许抢掠百姓财物。

违令者立斩!

不许在城里购买物资!

违令者立斩!

元峥这是怕士兵们在城里购买东西,会耽误了行军速度。

现在他做的一切只为了早些赶到保定,拦下闯王。

元峥还着的这支队伍,终于在二十九日下午的时候冲到离保定一百里处。

现在元峥不慌了。

闯王这个时候,应该已经搞完了登基仪式,正在大宴群臣吧!

事实上正是如此,闯王一面暗暗下令,让自己的队伍做出准备。

明天一早出京向西安去。

一面在紫禁城里面,大会群臣。

看着那些明朝官员,跪在自己脚下。

闯王心情非常愉快,曾几何时,自己当驿卒的时候。

一个县令就能够让自己像他们现在这样唯唯诺诺。

像这大殿上的官员,自己根本就从来没有见识过。

他们只能够活在自己传说里。

这一个月来,这些大明朝的栋梁,天上的星宿,全都跪在自己脚下颤栗。

这种感觉真的很好啊!

可惜!

这一切都那个叫做元峥的汉子给破坏了。

闯王郁闷地喝了一口酒。

看着自己在京城里面立的那个皇后窦氏,青春亮丽,鲜嫩无比,虽然她只是一个宫女。

这些日子里,闯王却是真的喜欢得不得了。

这窦氏可是比高桂英好看多了。

只可惜自己马上就要离开京城了。

元峥传令大军就地休整,这几天来,大军白天全力赶路,所有士兵都累得够呛。

收到全军休整一天的消息。

所有士兵全都倒头就睡。

左左、右右、罗斯三人也是一样。

元峥倒是能够坚持得住,他在营外,四处走走看看。

这支一万多人的队伍,轻装上阵,随身带着的只有干粮和一些喂马的精料。

就算是大军休整,也无法起锅做饭。

这支队伍里面,根本就没有锅。

现在大军里面的所有士兵们,根本不考虑别的事情。

他们只想要大睡一场。

这一睡,元峥并没有强行催促他们起程。

四月三十日白天,元峥还是没有让大军出动。

继续原地休息。

今天这些士兵们,终于恢复了些元气,马匹也复原了许多。

所有士兵们都牵着马匹在周围放牧,一点也看不出来他们是强行军过来的了。

大军休整到一天一夜,到了五月一日的时候。

元峥估计着,闯王昨日从京城出发,现在已经走在路途中了。

这个时候自己再去取了保定,闯王可能离保定也不过上百里,甚至更近。

他一定不会再次回到京城里面去的。

元峥的计划就是这样的。

他要在最适当的时候,取下保定城,这样才能保证闯王不会临时改变行军路线。

毕竟跑路,闯王是专业的。

元峥对于率领大军跑路,是拍马也追不上去的。

保定城,四面平原,城高十二米,周围十二里。

驻守这里的是闯王信任的将领刘芳亮,四月二十九日这天,他正在总兵府内,与一班兄弟庆贺闯王今日在京城登基。

刘芳亮是在四月二十六日由到闯王兵败一片石的。

收到闯王兵败消息后,他立刻组织了人马,随时准备着闯王的召唤。

毕竟闯王现在手下兵多,将多。

一时失败,算不了什么。

还有这么多的兵,再去打过就是了。

让刘芳亮没有想到的是,闯王没有召兵入京。

反而是派人前来宣令:让他守好城池,四月二十九。

是个好日子,闯王要在这一天在京城登基。

刘芳亮有些不明白:

大顺国早在去年就在西安成立,那个时候闯王不就是登基了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