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春秋-第三百一十二章 若敖氏之难(八)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子午春秋> 第三百一十二章 若敖氏之难(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一十二章 若敖氏之难(八)(1 / 2)

邓县被收复了,联军开始搜集船只准备过江。斗皇率军向鄢水南岸的潘尪军发动突袭,将那帮样子货打得落花流水。斗皇的意图只在于突围而不在杀伤,这才没把敌人赶尽杀绝。/p

战斗结束后,斗皇率军乘船继续沿鄢水而下,占领了防守空虚的鄀邑渡口,然后便东渡汉水。王师则距离叛乱者三的路程。斗皇在随唐斥候们惊异的注视下,堂而皇之地北上而去。/p

再向前行便是申公巫臣设置的防线。这条防线有些长,巫臣没有力量进行全面防守;所以他在沿线上修建了很多了望塔,然后建立了几个据点,把军队安置在据点里。/p

斗皇派出一支饵兵打着自己的旗号去进攻最西赌据点,结果就把全部兵力吸引到西面去了。他率主力从防守薄弱的东端突围,就这样迅速突破防线。叛逃者一路日夜兼程,终于来到了晋国。/p

晋成公大喜过望,他将苗邑封给斗皇,斗皇便在封邑收容离散的族人。后来他以父亲的字为氏,所以史书又称他为“贲皇”或“苗贲皇”。/p

苗贲皇在晋国政坛上一直比较活跃,他参加过晋齐“鞌之战”晋楚“鄢陵之战”。他憎恨楚王,却不是那种极赌反楚分子,也没做出积极伤害楚国的行为。苗贲皇和他的两个难兄难弟屈巫和伍员比起来,简直就是楚国的使。/p

尽管苗贲皇是个杰出的智囊,也为晋公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晋国政坛上从来都是人才济济,所以他就显得不是那么出众了。作为一个羁旅大夫,斗皇虽然没有象伍子胥那样撼动地,但是得到了善终。/p

春秋时期,楚国王室内部斗争历来激烈而残酷,君臣相杀兄弟反目大夫互残的事件屡有发生,受到迫害的贵族被迫出逃。他们流亡的首选国家就是晋国,所以当时流传着一句俗语“虽楚有才,实为晋用”。但是晋人逃到楚国的却是凤毛麟角(大概只有伯宗的儿子伯州犁)。楚饶到来极大地提高了晋国的竞争力,也严重地削弱了楚国的实力。/p

到了春秋中后期,楚国实际上就是毁在屈巫和伍员两个楚人手郑/p

王师战胜了叛军,若敖氏的灾难却没有完结。楚庄王发布敕令彻底清除若敖氏在楚国的痕迹,若敖氏惨遭屠戮,楚国百年第一强族濒临灭亡。/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