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起。但任凭再怎么说,官府的人还是铁面无私,该做的一件不落都做完了。
等他们走后,顾康辉表面上安慰家人,实际心中愁苦。第二日连学堂都没去,进常州府打探消息。
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正当垂头丧气打算回家的时候,被人从身后叫住。
“顾兄,顾兄!竟然真的是你。”叫住他的是以轻年男子,看样子年纪不大,风度翩翩,让人心生好感。
顾康辉一眼便认出,此为之前书院里的同学陈峤,只在书院念了几个月书就借口游历离开了。
遇到故知自然惊喜,只不过顾康辉没有太多耐心寒暄,聊了两句便要告辞。陈峤看着顾康辉,无奈的叹了口气:“想必顾兄也是来此询问的吧,真是可惜,这一道圣旨把我们折腾得半死,听说之后还有更要命的呢?”
“哦?还有什么?”顾康辉耳朵竖起来。
陈峤道:“听闻皇上打算从此后取消士人的免税田,天下所有人一同服役。”
“!!”顾康辉大惊,“怎么可能呢?你是听谁说的!”
“不瞒顾兄,家中有人在朝廷当差,如今京城已是议论纷纷,今上从他左顺门打杨慎杨大人那件事就能看出,他怕是对读书人没什么好感。更信任锦衣卫和内廷太监,我们以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咯。”陈峤不经意的感叹,句句话都直戳顾康辉内心。
“岂有此理!简直欺人太甚!”顾康辉拍案而起:“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这个书读得还有什么意思!我这就去找同窗,一定要集体反对此事!”说罢便怒气冲冲的离开。
看着他的背影,陈峤陷入冷笑,轻声跟身边小厮说道:“回去禀告主子,就说网已撒下,鱼已上钩,差不多是时候了。”
小厮领命,转身投入人海。
嘉靖三年四月,无锡学子顾康辉带头以“□□斯文”为由反抗国家暴行,要求恢复从前对读书人的尊重,掀起浩浩荡荡的示威运动。
很快便蔓延到整个江南,最后甚至出现学子罢考现象。
作者有话要说:顾康辉是原创人物,之后的一大段的剧情大部分都是我瞎编的,与正史无关,特意在此说明,为啥选在无锡呢,因为东林书院就在这里,也是东林党的大本营,集会什么的在这里很流行。
没日出来,这里实在太卡了,明天掉马ORZ
55、云涌
山西大同,代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