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城某客栈。/p
徐渭正在专研着四书五经,准备2个多月后的会试。/p
“哈哈文长兄在吗?”/p
门外传来一声爽朗的笑声,徐渭一听,喜笑颜开,连忙迎出去。来人正是他在京师认识的至交好友诸大宇,如今已经称得上好基友了。/p
(雨朝有诸大宇(状源),还有祖大寿(名将)都是非常著名的人。)/p
“端甫兄……”/p
“文长兄,这次我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给你……”诸大宇惊喜地道。/p
“什么好消息。”/p
“这次主持我们会试的主考官申大人,就在今天升为礼部尚书,正二品大官,位列九卿!”/p
“真的?”徐渭大喜。/p
主考官自然是关系到了他们这些考生的未来,万一他们考中贡生,那他们就会默认成为主考官的学生,尊称主考官为座师。这是一种不是结党的结党,关系一般都会比较亲密,但又没有结党那么相互勾结厉害。/p
主考官的官越大,那对他们的帮助自然就越大,这是相互互惠的。/p
“咦不对,原来的礼部尚书呢?我怎么记得是杨和杨大人?他可是一个不错的能臣,难道提升了?”徐渭好奇问道。/p
诸大宇脸色怪异:“杨和嘛……听说被严蒿给弹劾,然后丢了官职。”/p
徐渭大吃一惊:“怎么可能?这可是尚书!”/p
诸大宇摇头笑了笑:“是真的,而且还是被弹劾了能力不足,尸位素餐,陛下已经同意,夺了官位,保留官身,遣返回乡养老了。”/p
嘶嘶嘶/p
徐渭大吃一惊,这怎么可能?/p
诸大宇拉着徐渭坐到椅子上:“来,我跟你详细说说,要是别人可能还不清楚,毕竟现在都在传那件大事呢,杨和这事不过是小事,但是我却正好有一个亲戚上了早朝,然后事情经过都跟我说了。”/p
徐渭注意到诸大宇的词眼‘这不过是小事’,一时间茫然,自己不过是待在房间几天苦读,难道就发生了什么大事?竟然比二品尚书被革职还要大?/p
诸大宇道:“其实革职的不止一个尚书,而是两个,除了礼部尚书杨和之外,还有工部尚书周永春,同样的待遇。而且让他们革职的,都是因为严蒿的弹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