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之上,李翎据理力争。/p
“圣上,募兵制不许花费太多,还可以为国库创造更多收入!”/p
文武百官全都瞪大了眼睛,看着发言的李翎。/p
“详细说来!”/p
李世民也不敢相信,竟然有这样的好事。/p
招募官兵还不需要花钱,李世民以为自己听错了。/p
李翎点了点头,展现出少年人罕见的沉稳。/p
“圣上,此前我大唐遭突厥来袭,生灵涂炭,这正是机遇!”/p
“什么机遇?”/p
“百姓意识到他们并不是安全的,若想安全需要自保,此时只要调动起百姓的情绪,他们自然愿意奋不顾身为国而战。”/p
李世民点了点头,觉得李翎说得有点意思,是那么回事。/p
“爱卿,请继续说来。”/p
李翎没有客气,接着往下说。/p
“其实百姓参军也不这是为了保卫大唐,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亲朋!”/p
程咬金听到这里一时兴起主动上前发言。/p
“翎儿说得太对了,想当年我为何造反,还不是因为自身难保!”/p
他的话让很多老臣都想起了以往的回忆。/p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p
那段时间百姓可遭了殃,要想保住自身最好的办法就是参军。/p
参军不仅有可能免于遭到残害,还能够吃口饱饭。/p
在那个时代里,这便是最好的选择。/p
因此突厥袭击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确实能够调动起百姓的情绪。/p
“李翎爱卿,你刚才说得很有道理,不过你还说这可以为国库增加营收,此话怎讲?”/p
李世民很关心这件事。/p
他昨日刚刚问过掌管国库的官员。/p
一盘算现在的国库,经过与突厥的一番大战,已经亏空了不少。/p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p
没有钱,很多事情都是办不了的。/p
因此他才如此关心李翎说的可以增加收入的问题。/p
“圣上,以往的训练方式,军队不仅无法生产粮食,还要消耗大量粮饷对不对?”/p
“当然,这也是众位爱卿反对多招兵的重要理由!”/p
“那我们可以改变思路,让招募来的官兵自给自足,而且还能够给多创造粮食,从而为国库增加收入!”/p
听到李翎这么说,满朝的官员又开始议论起来了。/p
“这怎么可能呢!”/p
“李翎还是太年轻,说说就要胡说了!”/p
“唉,还是那句话,李翎确实有点本事,不过嘴巴没毛办事不牢,他还需要历练呀!”/p
面对这样的议论,李翎选择不屑一顾。/p
还没等李世民制止,李翎就继续自己的发言了。/p
“圣上,我不是空口无凭,信口雌黄,我是已经想好了对策才这么说的!”/p
“那你来说说有和对策?”/p
“回禀圣上,以往的军事训练,我虽没有直接参与过,却略有耳闻。我打算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让军事训练与农业生产相结合!”/p
文武百官听到这里又瞪起了大眼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