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都市言情>从神雕群演开始> 第098章 数据说话,一百个导演(5000大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98章 数据说话,一百个导演(5000大章)(2 / 2)

可院线不接受小成本电影,小成本如果不能上院线,回本只能靠电影频道,拍成电视电影。

而每年的电视电影是有容量的,基本上一年就一百多部吧!

对了,去年内地拍了220部电影,在院线上映了三十多部,剩下一百六十多部登陆了电影频道。

还剩下的要么没卖出去,要么在国外参加了一些影展,可以说这部分亏钱了。

现在问题来了,第一个问题,投资人出钱拍电影,电影亏本了,还有人愿意花钱拍吗?

第二个问题,即便电视电影回本了,但影视公司愿意请拍电视电影的导演和演员去拍院线电影吗?

我以影视公司老板的身份来回答,前者是绝对不愿意,后者则不是很愿意。

亏钱肯定不干,我们开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而不是说大话,为了电影产业发展。

让没有在院线体现过商业价值的导演执导院线电影,这风险也很大,所以要冒这样的风险,就不得不多做考量。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没人愿意给这些导演和演员机会,那么各大高校培养的人才,他们该去哪里呢?

这这种现象叫产能过剩,他们的结果只有两种,要么继续熬资历,慢慢混出头,要么耐不住寂寞,只能转行。

对电影行业而言,出现人才上的产能过剩,那就是说培养人才没起到该有的效果。

这又转回来,电影产业发展停滞不前,国产电影终将衰弱。

即便电影院建造越来越多,国产票房上限越来越大又如何?

国内能拍好商业电影的导演只有二三十位,你要他们如何跟一两百部好莱坞电影抗衡?

我国现在荧幕超过2400块,米国接近7万块,也就是说我们电影票房市场潜力巨大。

现在我们的总票房是15亿,十年之后,荧幕至少有2万多块,到时候票房上限就是150亿。

现在我们能拍一亿票房电影的导演还不到10位,好莱坞却少说有一百位。

请问,到时候我们那什么去抗衡?我们连一百位超过千万票房的导演都没有!

所以说,我们现在必须要培养新人导演,争取在十年时间里,培养出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千万票房的导演。

投资电影想要回本,票房要超过投资的三倍才行。

千万票房,也就是说制作成本三百万左右,这是小成本电影范畴。

说来说去,我们要培养这一百名能拍好小成本电影的导演。

这就是我们化宜的新导演战略。

一百名千万导演,没准会出十几个五千万导演,以及一两个破亿导演。

而有了这一百名导演,从一开始的一年几部小成本电影,到十年后可能一年一百部小成本电影。

这也会给年轻演员大量机会,给我们影视圈提供大量优秀演员。

这也是我们化宜为整个电影行业做出的贡献。”

“我们化宜每年拿出几千万资金,扶持新人导演来做这项伟大的项目。

为什么说伟大呢?因为除了我们化宜之外,没有影视公司愿意花这个冤枉钱。

哦对了,还有一个中影。中影每年拍一百多部电视电影,三十多部院线电影。

但中影不吃亏,还能赚钱。因为中影有央妈六台电影频道,有不少院线,它有回本的渠道。

化宜没有电影频道,也没有院线,所以拍这些前途未卜的小成本电影,冒着巨大风险。

不会有人觉得学院派导演出身,拍小成本电影就一定能回本,甚至能赚钱吧?

你们以为每个人都是宁皓啊?哈哈,不可能!

我可以自豪的跟大家说,宁皓一开始要没遇上我,也赚不到什么钱!

换做其他人,其他公司拍小成本电影,别说赚钱,别说回本了,院线那一关,你们谁过得去?

说起来,在这里,我也不得不感谢一下上影的任总。

没有任总赏识我,支持我,我们的《疯狂的石头》可能只能当电视电影卖掉,最终一点水花都没有。

在任总的支持下,我们直接上了联合院线,排片量拉满,紧接着票房大爆,然后大家都知道了,这一是一部与众不同的小成本电影。

在票房上,我们打败了香江大制作电影《七剑》,打败了好莱坞大片《世界之战》!

这就是小成本电影在票房上以小博大,创造的奇迹,而这样的奇迹,在电影历史上,其实屡见不鲜。

当然在国内,这么精彩,这么典型的小成本电影,可以说是头一回见!

我觉得,肯定有很多影视公司抓紧时间做类似的小成本电影,

在这里我想劝同行的老哥们,你们做项目之前,最好先问问看,其他院线愿不愿意给你们上映的机会。

反正我们《疯狂的石头》上映之前,看片会效果也是惨的不行。

小成本电影上不了院线,那么拍得再好,也是遗珠蒙尘。”

“现在我们化宜为什么敢拍小成本电影,那是因为我们是化宜!”张然突然霸气道。

“我们是内地实力最强大,名气最大的民营影视公司,我们有完善的电影发行系统,我们跟各大院线有不错的合作关系。

在小成本电影拍完,在我们内部确认过之后,只要不错的电影,不会出现遗珠蒙尘的现象,我们会竭尽全力将电影推上院线。

院线方也不用担心,电影不好,没什么票房,影院播放电影上座率不行,电影院放映电影还要亏钱。

我国电影档期大致上是678三个月,国庆档一个月,贺岁档一个月,总计五个月的电影票房旺季。

而在其他七个月,电影票房淡季,其实可以用小成本电影,试试水的。

反倒好莱坞大片票房也不可能一直坚挺,而且挑一些没有好莱坞大片的档期,试一试水又何妨。

只要我们电影人足够努力,拍出了足够优秀的电影,这又何尝不能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呢?”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通过一次一次的尝试,经过一年又一年票房的检验。

我们总归会培养出适合电影行业发展的人才,这个时代需要的人才。

这就是我们化宜的野心和想法,也是为这个时代,为电影行业做出的贡献。

当然我们也不是圣人,归根结底的目的还是赚钱。

我们培养了足够多,足够优秀的电影人才,到时候电影市场也成熟了。

或许我们花一亿投资一部大制作电影,到时候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收回十亿,二十亿,三十亿的票房。

最终,我们肯定不会亏的,亏的是眼下,刚发展的阶段。

最终我们赚钱了,电影行业发展了,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张然终于把话讲完,大家颇为震撼的看着张然,并且在不知道是谁起的头之后,下意识跟着鼓起来了掌。

参加其他电影相关的新闻发布会,大家都回聊一些假大空的内容。

张然这次完全不一样,说的都是有理有据的东西,确实让人信服。

主持新闻发布会的大王也颇为震撼,这比当初张然说服他们时,说得要深刻、重要的多了。

不过现在张然说得这番话,他们也能理解。

新闻发布会嘛,先把牛吹起来,管它日后能不能上天。

大王接过话筒,继续道:“接下来有请北电高材毕业生,陈耳导演发言。

陈耳导演就是我们化宜精心挑选的第一位培养拍小成本电影的导演。

六年前,他的毕业作品《犯罪分子》在圈内引起轰动,入选六国电影节,我想大家应该不会陌生才是。”

此时坐在张然身旁的陈耳听到大王点到他的名,顿时人傻了。

“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

陈耳虽然知道流程确实是这么走的,但前面张然抛砖引玉,特么高谈阔论,盖起了一座高楼大厦,接下来他陈耳再有水平,又怎能匹敌张然一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