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老婆就说着:“是不是老爷子年纪大了,记错了?”/p
“这里的东西都没人动过,怎么会错?”/p
再翻翻,他们就从被子里翻出了几个袁大头的银元来。还是不见什么箱子的影子。/p
元江老婆也挤在衣柜前,我则压低着声音跟森少说道:“不会是被人拿走了吧。例如元海睿他们?元海睿小时候可是在村里长大的,他知道的事,说不定比我们还多。”/p
“看看是不是这个!”元江老婆喊着,打断了我的话。/p
我们看了过去,她手里拿着一个藤编的小盒子。也就现在一本大辞海那么大。箱子吗?不管是不是箱子,反正是另一个元宵留下来的就行!/p
我赶紧接过,打开了那藤编的小盒子。里面也没有什么书,就一本笔记本,还是印着红五星的那种。封皮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元宵两个字。那字迹,跟我还真像。我带着兴奋喊着:“就是这个。谢谢你们了。”/p
我迫不及待地翻了起来。这个笔记本前面有半本都被撕掉了,甚至还有带着一些火烧过的痕迹。而保留下来的第一页写着“有些事,比想象的恐怖一百倍。”/p
元宵经历的事情,让她选择了,撕掉之前的记录,写下了这句话。/p
元江看到东西已经找到了,就招呼着我们去新房子那边吃饭。但是我们选择了,就在这看看,元江也不为难,给我们留了门,说是带着他老婆回去做饭,让我们一会一定要过去吃饭。/p
元江夫妇离开之后,我们就坐在他们家老房子的门槛上,慢慢翻着那本笔迹。/p
一页一页的,那是另一个元宵的日记本,没有具体的年份,只有月日。最早的时11月3日。那是另一个元宵回到家的时间。梁林走了,她一个人只能选择回到这个小山村。她一遍遍问着“梁林为什么要走?他为什么要走?为什么?为什么要抛下我?”/p
11月27日,她发觉自己怀孕了,已经两个多月了。可是她现在就只有一个人,她怎么能留下这个孩子呢?这个孩子爸爸都已经,失踪了!她决定,要拿掉这个孩子。/p
11月30日,她在用布带勒肚子的时候,被妈妈发现了,她不得不放弃。全家人陪着她一起哭。她发觉,她留在龙屯村,就永远不会有美好的人生。她后悔了,她不应该回来的。/p
12月27日,开宗祠。她被带到了宗祠里,跪在祖宗牌位前,当着村长和族中长辈的面,说她不要这个孩子。但是那些人却要求她妈妈看好她。因为这些老人一番计算后得到的结果是,村里的几个孕妇生了孩子,有计划娶新媳妇的那两家也进了门,那256的人数就扯平了。要是她肚子里的孩子不要的话,就还差一个。要知道,她老公那天是拜了祖宗,却没有入族谱的,现在人还不见了,族谱里可没这个数。那就只能用她孩子来填数了。/p
另一个元宵,再下面用很多页纸写了骂人的话,写了很多大道理。/p
“龙屯村都是一群没有开化的、愚昧的野蛮人!这里的一切都是封建主义都是封建思想!就应该把这里的人都打,倒!把那个祠堂给一把火烧了!为什么我要出生在这样一个愚昧的家族里?为什么是我?多个人,少个人就这么重要吗?女人就是生孩子的工具吗?国家不是再鼓励多生孩子吗?为什么这个村子里的人,却没有好好生孩子,让我一个大学生来他们当填人数的工具!”/p
不甘!愤怒!跃然于纸上!如果那个元宵是一直在村里长大的,也许她不会有这样的思想,但是她是村里考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是曾经全村人仰望的骄傲。现在却被关起来,就为了生下孩子。/p
我皱着眉,说着:“那年代鼓励多生育。我记得,我读书的时候,我们班有个同学,他有四个叔叔,两个姑姑,还都是爷爷奶奶亲生的。就这生育率,怎么元家却一直都是人丁稀少的一个两个孩子呢?我倒觉得这个256的人数,有可能不的上天规定的,而是人为计算的。元宵跪祠堂这里,不写了吗?有老人家算出来的。是人为的!再说,上次村里说是伤了龙脉,死的那7个人数,现在不也不补齐吗?也没怎么样啊。”/p
“现在的人,不愿意像以前一样去计算人数吧。毕竟很多人都接触到外面的文化了。”/p
“我就说嘛,哪有那么邪乎的。一千多年的历史,整个家族就永远是256个人,这就是人为计算的。”/p
吐槽完,我们继续往下翻看着。/p
4月5日,清明,那个元宵挺着大肚子出现在人前。她被人说,是读书读傻了。有了孩子都不不想要。她在人群里看到了一个叫周忠河的人,她写着“我没想到还会再见到的他。他还活着,梁林是不是也还活着?他往山里走了,他们还在研究那山洞里的东西吗?我想追上他,但是我哪有脸挺着大肚子去见他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