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都市言情>重生千禧时代> 第二百一十三章青年农业活动展(第二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三章青年农业活动展(第二更)(1 / 2)

周正发毒誓。/p

这两人肯定是早就已经想好要折腾他的。/p

要不然为什么刚一回来,这任务就压得死死的?/p

第二天一大早。/p

老妈连早饭都没做,两个人火急火燎的就把他带到了陕省农业科学研究所。/p

叫他去的目的其实很简单。/p

就是想在产品的品质和品牌环境的介绍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p

说是让周正过去参谋一下。/p

其实是老两口自己拿不定主意,想看看周正有没有什么办法。/p

前一段时间,周立民曾经拜托自己的妻子陈月华。/p

向陕省农业研究所这边,提交过一份关于陵山县苹果的一个资料分析/p

这么做的目的,其实就是想和这一边打上关系,看能不能从政府部门那边,调拨到一些资源去推广农产品。/p

因为现在的推广模式,很大程度上,农民自己没有办法推广这些东西。/p

他们所需要的是政府渠道。/p

而政府渠道所延伸出来的,就是和企业的一部分合作。/p

他们以前想走的路子,就是想要开辟出更大的政企合作渠道。/p

想利用政府部门的能量,让这些公司能够和他们进行合作。/p

但现在不一样了。/p

他们转变了思路,已经想利用政府部门的能量,去走一条截然不同的路。/p

他们要打造出陵山贡果这个品牌,去吸引那些公司入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p

战略计划,也已经发生了神奇的变化。/p

“爸,其实我觉得,这个检验资料如果能办下来的话,对咱们以后产品的发展,也是很有利的,所以如果实在能办,咱们要不,还是先试试看?”/p

虽然明面上说是要忽悠。/p

但怎么着,这算是有条件,总不能浪费资源不用,这多没意思?/p

“可是,刘所长那边,情况有些不太明朗……/p

这个……你不知道,上一次为了咱们陵山县的那个万亩大葱的项目。/p

刘所长几乎把自己的人脉,全部都压上去了,但没想到,这项目一下子摔的有些惨,所以……”/p

老爹说这话的言下之意。/p

就是说,咱已经坑了人家一次了。/p

现在要是过去,这也不是往人家伤口上撒盐嘛,人家能同意就出了鬼了。/p

“要是方便的话,能不能给我看一下那个万亩大葱项目的商业计划书?”/p

周正思索了一下,还是觉得自己应该从源头上找问题。/p

上一世,他对于家乡的万亩大葱计划,倒是有些耳闻。/p

也知道这项目在沉寂了好长时间后,曾经,再一次被人提到明面上。/p

但效果,却仍旧是不尽如人意。/p

“这个嘛……你等着,我去给老马打个电话,让他马上把资料送过来!”/p

老爹再怎么说,那也是县里招商局的一把手。/p

整个陵山县招商引资的那些项目,在他这个工作狂手里,几个月的时间,早就已经过了一遍。/p

“不过,我觉得那个项目,其实败就败的资金链在后期断了,要不然,等到形成的乡镇集市模块,应该还是能赚到钱的……”/p

乡镇集市化,这是现在比较普遍的对于农产品销售的一个办法。/p

但在周正看来,却实在是太过粗糙。/p

乡镇?/p

集市?/p

一听就不高大上!/p

看起来是为老百姓好,是为了让农民能够把自家的东西销售出去。/p

但其实这么做就是故意自封完全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p

当时制定计划的头头们也不好好想想。/p

要是真的把这些农产品,局限在让他们农民自给自足或者来回交换的话,那能值几个钱?/p

光是想着在农村地区发展,美其名曰是为了农业集合化的连接。/p

但从利润上来讲这种行为无异,于是是在送死。/p

放弃了具有高消费化的城市,转而在消费能力较低的城乡区域,设立所谓的集市。/p

这种行为无异于是在本末倒置。/p

“那都是些拍脑袋决定,前期看着,似乎容易能够赚到钱,但其实没什么利润点。”/p

在和老爹对话的过程中,周正不在意把脑子里的这些东西说出来。/p

“老周,咱们做的可不是一般的农产品,是优品!”周正再一次强调。/p

“所以,价格上面肯定是要做出调整的。”/p

“但你仔细想想,人家顾客也不是傻子,凭什么要花高价去买你的农产品?”/p

“广告宣传,建立商品市场,推广自主品牌,扩大营销影响力?”/p

周爸几乎是条件反射的,说出来了这些话。/p

“呦,昨天没少突击吧,老周?”周正揶揄的看着老爹。/p

“咳咳!臭小子,还知道编排你老子了?!”周立民笑骂一声。/p

刚想好好教训儿子,就见到老婆走了出来,表情有些难看。/p

“怎么样,没办成?”/p

“……也不是。就是我按照你的说法,给导师说了一下。导师也觉得,有继续研究下去的价值……/p

但,资金那块,现在还有些紧张!”/p

对啊。/p

这陕省的农业研究所,本来就是个清水衙门,哪里有什么油水。/p

既然没有油水,就很少有人过来。/p

眼下剩下的这几个研究员,很多人趁着改革开放的伟大思潮。/p

早就已经开始在外面接外快了。/p

眼下他们不走的原因,除了有些人是不愿意放弃这个铁饭碗之外。/p

更大一部分人是在琢磨,他们以后要是跳槽、下海,又该何去何从?/p

“资金……又是资金!”/p

周局已经有些扛不住。/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