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农家小夫郎(完)(2 / 2)

“可不嘛,城里的粮店早就关门了,连大街上都见不到什么卖吃食的了。”

许多人过不下去,只能四处借粮度日,就连那些家里有余粮的,也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活,毕竟谁也不知道这次的干旱还要持续多久。

结果屋漏偏逢连夜雨,边关也开始不太平了,毕竟干旱这种事,可不单单是大禹朝才有的,蛮子那边也不好过呢。蛮子屡屡来犯,朝廷当然不能忍,于是便开始征兵了,但凡是大禹的子民,每户都必须出一个十二岁以上的男丁入伍。

倒是也有人想要花钱免兵役,但是边关战事紧急,十分缺人手,而临安县刚好距离边关很近,上面打算把这第一批征到的兵以最快速度送到边关,因此下了死命令,不允许任何一个人以任何理由逃避服役。

当征兵的队伍来到刘家村的时候,村里顿时哀嚎一片。征兵队只给他们一个时辰收拾东西,一个时辰之后,征兵队就会挨家挨户的强制‘接人’。

刘鸿的养父过世后,他们家就只剩下了他一个男丁,因此他是板上钉钉要上战场的。

“锦哥儿,我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你要好好照顾你自己。”刘鸿一边收拾东西,一边低声对刘锦说道,“我走了之后,你就带着地窖里的东西回家去。”

“不,鸿哥,我要和你一起去。”

“别胡闹。”

“我没有胡闹,我是认真的!”蒋墨早就知道按照原本的世界线发展,刘鸿是必然要从军的,因此早就为这一天的到来做好了准备,反正他是不可能放刘鸿一个人去战场的,“你一个人去战场我可不放心,我有玉佩空间在,里面装了那么多的粮食和药材,刚好能派上用场,我还自学了一些医术,去战场上能发挥的作用可不比你少。”

“可是咱们家只有一个应征名额啊。”

“那不是还有我爹吗?我可以替我爹去应征啊!”

刘鸿从来都是拿蒋墨没有办法的,见他都已经打算好了,也只得答应了下来。

而此时的刘刚家也陷入了一片愁云惨淡之中,他们家有三个男丁,全都符合征兵的要求,随便去哪个都可以。但战场上刀剑无眼,这一去还不知道有没有命回来,因此刘刚作为父亲,当然是想要自己去的。可刘汉和刘勤都不干,兄弟俩都争着抢着要去。王氏只能在一旁抹眼泪,不管去的是她的男人还是她的儿子,对她来说都是莫大的打击。

最后争执了半天,还是刘汉获得了最后的胜利,用他的话来说,他爹虽然身体健壮,可毕竟已经人到中年了,弟弟刘勤才十五,而他年轻力壮,上战场回来成功回来的可能性最大。

等他收拾好东西,与家人恋恋不舍地道完别后来到了村口,打算登记应征的时候,却被告知他们老刘家已经有人应征了。

刘汉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询问后才发现,顶了刘家征兵名额的人竟然是刘锦。

“长官,您弄错了,刘锦他是个双儿呀,他可不能上战场!”刘汉焦急地说道。

“双儿也是男丁,再说他和你们家也没断了关系,愿意替你们家应征,那是没问题的。”征兵队的队长直接说道。

他其实一开始也不愿意收一个双儿,毕竟战场上几乎都是汉子,多个双儿总会让人觉得别扭,但刘锦是个读书人,还自学了医术,又很会做饭,去了军营里可是能帮不少忙的,绝对比一个只有蛮力的农夫有用,所以他才会二话不说同意刘锦应征的。

征兵名册上已经白纸黑字登记了刘锦的名字,刘汉再怎么反对,这也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

“锦哥儿,你怎么这么糊涂啊!”刘汉怒气冲冲地跑到征兵的队伍里,恨不得将刘锦揪出来打一顿屁股。

蒋墨却是吃准了自家便宜大哥是舍不得对他动手的,还笑着凑上去,低声和他说了两句话,让他记得把地窖里的那些粮食带回去,反正他们也用不上了。

不管怎么样,蒋墨和刘鸿一起上了去边关的路。

接下来的事情发展就和原本的世界线一样,刘鸿凭借敏捷的身手,在战场上屡建奇功,蒋墨则是凭借出色的医术,成为了众人十分信赖的军医。

这位骁勇善战的小将很快吸引了镇南王薛荣的注意,将他提拔起来,尽心培养,却在相处间,发现了刘鸿的眉眼间与自己过世的妻子有几分相似,便派人调查了一下,竟发现刘鸿就是自己的儿子,而当年他送给妻子的那块玉佩,如今就挂在刘鸿夫郎的脖子上。

一年后,大禹军击退了蛮夷,大军凯旋回朝。刘鸿随薛荣回了薛家,认祖归宗,改名薛鸿,成为了镇南王世子,也是下一位大禹战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