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篇四书文,事关纪宁最后能否秋闱桂榜高中,也是这九天考试中最重要的三篇文章。
论语题,出的很简单,让人一看便觉得这应是道很容易的题目:天丧予。
孟子的题目,是: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最后一篇中庸的题目,但也是三道题中比较特殊的一题:国无道至死不变。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道题乍一看,纪宁必当觉得第三道题最难,因为第三题是截搭题,前半段出自中庸,而后半段的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是出自论语,在封建科举中最难的题目,恰恰就是这种断句式之后的截搭题,因为本身就不是出自一句话,所论述的内容都不同,要理顺思路来作文,很容易会发生偏颇。
但纪宁仔细看过是那道题目之中,却发觉第三道题目反而是最简单的,而最难的,却是只有三个字的第一题论语题。
第一题,天丧予,语出论语先进篇,是孔子自己发出的感慨,予通余,也就是我,解释这三个字的意思,孔子发感慨说,这是老天要我的命啊。是什么原因让大圣人孔子都会如此怨天尤人通过这句话的上下文就能得知一二,在论语先进篇中也点明,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就是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
颜回,字子渊,十四岁就拜在孔子名下,是孔子一生中认为最得意的门生,没有之一。在论语雍也篇中,有很大的篇幅是在描述颜回如何会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非常的勤奋好学,为人谦逊,不迁怒,不贰过,意思是从不迁怒于人,同样的错误不会犯两次,所以孔子才会在颜回死之后,发出了天丧予的感慨。
颜回历来是公认的孔子七十二名弟子中居首的人物,在纪宁所熟悉的那个时空中,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但在这时代中,颜回因为死的早,世人一向功利,颜回在孔子这么多弟子中就显得不显山不露水。
有这背景来,考生看到题目后仔细盘算后,必然会把议论的方向凝聚在探讨对颜回之死看法上来,论述孔子为什么会发出天丧予的感慨,会把颜回的生平事迹总结一下,表达一下对圣人爱惜弟子的感慨,这篇题目就算完成。
但纪宁却意识到,题目并没有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
在纪宁记忆中,孔子之所以如此推崇颜回,完全在于孔子很推崇颜回的仁,而颜回很符合孔子所推崇的礼乐的标准。连在论语先进篇的开篇,上来就点名了开篇的题旨: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意思是:先学习礼乐后做官的人,是平民;先做官后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子。如果问我要先用哪种人才,我会先用先进于礼乐的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