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大红色的盖头罩在她的头上,陶乐乐乖巧的样子使得屋里的人多少皆有点感到惊讶,作为曾亲眼见过她当众打滚只为和爹娘要糖吃的证者,喜娘心里啧啧称奇,但转念一想,咯噔一声,暗道不妙,心想:“糟!会不会是陶家换了新娘!”
说完她一个箭步跨向坐在大红缎绣龙凤双喜的床幔前的新娘,也顾不得吉不吉利,只想着,靳家指明必须要陶家那个傻幺女,特地强调决不能换人,收他家的钱就要办好他家的事否则别怪靳家震怒,让她在安阳县没法混。
岂知掀开盖头竟对上一双清亮的眼眸。
不哭也不躁,静静地与她对视。
还是那张脸没错,却不明何故,换一人似的。
往日里蜡黄的小脸经过脂粉眉黛的修饰,瓜子儿脸,红嘴唇,柳叶眉,脸盘犹带着未出阁的姑娘们所特有的稚气,好一双秋水般乌黑俊俏的大眼睛。
“陶二姨娘……”喜娘试探性唤着她名字,怕她听不懂,便换称呼说,“陶二小姐”
陶乐乐低头玩起她的手指,被绣花鞋上栩栩如生的蝴蝶刺绣吸引了注意,“嘿嘿,小蝴蝶小蝴蝶,原来你在这里……”她咯咯笑个不停,嘴角口水直流。
好奇围观的丫鬟们无一不颦眉嫌恶地捂住小嘴,“噫……”
喜娘松口大气,是陶家小傻子没错。
“哎哎姑娘们赶紧的,给新娘子再补补妆,待会儿新郎马上就要过来,别扫了主人家的喜气。”
眨眼的功夫丫鬟们效率极高地抹去她下颚上的涎水,重新补妆,复又不忘最要紧的是给她盖好盖头。一室的烛火皆被陡然压下的红布掩住。
在这个朝代里,正室和小妾于身份上的差距堪称云,泥,上至官员下至贩夫走卒,凡家有小妾者需谨记,她们是正房夫人的牛马,正房进餐,她们要站在一旁伺候,正房的吩咐,谁也不准违背,因为正房是有权力在不伤她们性命的条件下给予严厉的家规惩罚的。
屋里的喧哗忽然明显了起来,喜娘的脸上堆起笑容,头顶的红花颤巍巍晃动,音调夸张地甩着锦帕,说:“姑娘们,还闲着干嘛!吉时已到,赶紧动身啊。”
陶乐乐心中默念,一,二,三。
数道脚步声渐渐向一门之隔的屋内这方靠近,听声音不止一人,喜娘嘱咐丫鬟们赶忙拿起准备好的金盆,有的盛满花生,有的盛满红枣,有的盛满桂圆,有的盛满莲子。门打开后,她则端上火盆放在入口,清清嗓门,高声道:“一跨火盆——哎,今日吉光晦气走光。”
“二洒花生,桂圆,莲子,大枣——四物齐聚,四世同堂。”
“三请新郎接称挑称见新娘……”
“郎才女貌好事成双。”
“石榴花开子孙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