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的代表人物正是窦建德原来的智囊宋正本,窦建德部的官制是由宋正本创立的,窦建德的官系统当然也是由宋正本一手建立,虽然在高畅眼,这样的制度和官系统不无粗疏之处,并且有不少的缺陷,但是,比起一般的豪强来说,那是好得多了,在各路反王之,也仅次于本就是出自高门世家的太原李唐,以及曾经襄助杨玄感叛乱的瓦岗李密,至于萧铣,杜伏威,李通,薛举,李轨,刘武周之流是远远比不上的。<scrip>s1();</scrip>
窦建德死后,宋正本虽然表示臣f高畅,使得窦建德原来的官系统j乎全部倒戈,都投到了高畅这一边,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而已。
高畅入主乐寿之后,并没有大肆清洗官系统,仍然让那些人各司其职,负责具的政务,一应种种和窦建德在时没有什么区别,然而,实际上,高畅对这些人并不能放心,重要的事情都没有j给他们去办,某些关键职位上的官员,如宋正本等人,还专门派了监察司的人监视,以防对方暗怀不轨。
之所以如此,只是为了在筑坛称王之时能稳住这些人而已,待秋长天,崔无伤,顾旦这些原本属于他的嫡系来到乐寿之后,高畅就会暗地里下手,将平原施行的制度搬到乐寿来,在这些官构筑出一个平衡的局面,让它高效运转起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不死不活的。
官系统的事情其实很好解决,毕竟,这些士手没有掌握着军权,没有一兵一卒的这些家伙就算再有什么坏心思,在这以强为尊的乱世,也闹不出什么风l来。
高畅真正担心的还是手握重兵的武将们。
这些人作为阶下之囚,被迫向自己效忠,然而,要是让这些人回到他们各自的军,他们还会如此吗?会不会成为另一个自己?让自己成为另一个窦建德?这并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就算自己最终铲除了叛乱,并且像对付王伏宝那样g净利落,即便如此,损失也不少,在与王伏宝一役,高畅军折损了一千来人,人员虽然能补充,但是那一部分抚恤金不在少数,为了尽快稳定军心,让士卒们甘心为他打仗,这些财赋是无法避免的开支。
更不要说,调集j万人作战,每天的消耗,那也是一笔天数字。
像突袭乐寿,飞鹰原大战/p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