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你喝,反正一群孩子跟着呢,看你能喝多少。”
余光明是有分寸的,偶尔会喝高了忘了而已,但是今天是带着孩子来拜年的,自然不会喝过。
“我们晚上再喝,现在天亮着呢,喝酒不合适。”沈青腾也跟着笑,“我还没去看过余叔,晚上我过去,我们三和余叔一起喝。”
“哎,这个好,我在家喝,孩他娘也不用操心了。”
余光明不是惧内的人,只是心疼妻子,不想她担忧,其他人也知道。
说着说着,几人也坐定了,芊蔚和芊眠,都各自给他们上了茶。
“哎,你们兄弟,等下再聊,先让孩子们给青腾兄弟和弟妹拜个年。”
拜年是比较重视规矩的,他们两家亲厚,拜年是要行礼的。他们说着说着忘了,钟氏得提醒他们。
“看我,说着说着,忘了孩子们了。来来,都上来,给你们腾叔叔和柔婶娘行礼。”
在外面,称呼都是在称呼前面加姓,但是亲厚一些的,就加名字的最后一个字。
因为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得加点什么区分,同村同姓的很多,会弄混,加一个名字的字,就容易区分了。
余光明的四个孩子,和余光中的三个孩子,按照长序排成两排,纷纷行福礼。
“给腾叔叔,柔婶娘拜年了。”
大大小小的孩子,看起来特别的规矩。
上河村读书的人家很多,余家不管男女都是读过书的,礼仪也是好的。
“好好,都是好孩子,来,都过来。”
沈青腾笑着招呼他们上来。
“都长大了不少,看着一个个的,都特别的出息。来,叔叔给你们一个红包,回去可要好好读书。”
沈青腾一人给了一个红包,而女孩子去了安雪柔的面前。
“这个是琴丫头吧?我看着模样长开了,可比上次见的时候,漂亮了不少。”
琴丫头是钟氏的女儿,余家最小的孙女,看起来很清秀。
“你可别夸她,等下她那尾巴,该翘上天了。”
嘴上这么说,但是女儿被人夸奖,钟氏的心里还是高兴的。
“也得她长得好,我才有话夸啊,来,婶娘给你一个荷包,你拿着玩。”
安雪柔给了余秀琴一个荷包,又各给了余光明的两个女儿一个荷包。
那个大的姑娘,摸着安雪柔给的荷包,有些爱不释手。
“婶娘的手艺真好,每年婶娘给的荷包,都那么好看。我的那些小姐妹们,看了都羡慕得不得了。”
被夸,安雪柔也笑了,“你要是喜欢,可以来我家,我教教你。虽然不一定有时间,空闲的时候,指点你一下还是可以的。”
“哎呦,雅儿,你还不快谢谢你婶娘。要是能得你婶娘一分半分的手艺,够你用一辈子了。”
钟氏连声催促。
安雪柔的好手艺,可是人见人赞的。
什么丝线,到了她手上出来的,那简直是和活的一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