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的考试内容中还是有墨义和经帖,不过现在它们的比重已经很小了,只不过十分之四的样子。剩下的就是经义,最后还让赋诗两首。
做着做着谢晏清不由得感叹,院试跟府试还是不能比啊,今天才第一场他居然就感觉不怎么顺手了,看来这次院试是个硬仗啊。
前面的题目谢晏清还是做得很是轻松的,但是后面有二道经义题却让谢晏清很是吃力。毕竟谢晏清看的书还是少了一些,文化积淀不够,很多典故也不知道。
因为谢晏清看书的来源,只是刘夫子的书房和墨书轩。刘夫子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夫子,他的存书能有多少?墨书轩虽然是樊州镇的唯一一间书店,但是其实它里面也没有很多书,且最多的书都是一些儿童启蒙书籍和给考童生的学子参考的书籍,所以一到院试,谢晏清的弊病就显现出来了。
也许是这次费了很多的脑细胞,试题才做一半,谢晏就感觉很饿了。一看时间,已经快到正午了,于是他举起牌子向外面的士兵示意他要出去打水。
用葫芦装完水回来后,他就从考篮里拿出了一些米、一些碎腊肉和一个鸡蛋。将煤油炉点上火后,他就一股脑把这些东西都塞进了锅里,开始煲粥。
一般的考生都会在第一二天的时候吃馒头,到后头馒头变味后不能吃了后才自己做东西吃,可是谢晏清此时就想吃好一点,以安慰他被那经义题打击了的脆弱的心。
谢晏清把煤油炉放得远了一些,就继续接着做题了,等粥熬好还要很长一段时间呢。应该等他把那两道一直困扰他的经义题做完并眷录到试卷上后,他就可以喝粥了。
想着那暖暖的粥,谢晏清不知怎么的就有了动力,对于那两道他刚开始还不知如何思考的经义题,这会儿已经能勉勉强强写出来了,写完后谢晏清看了一下自己的答案,他觉得他再润色一下就可以眷录到试卷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