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大人道:“林誉之交代,林岑严乃是前任江州知府,吕家伏法传来,林岑严便怕波及自身,请他妻儿老小一同回京打探消息。林家老夫人乃魏国公亲妹,皇上下令三司会审之时,便请魏国公为其周旋保命。众人皆知,英王殿下与此事息息相关,无奈养伤闭门谢客,众人见不得,只好请贺惜朝代为求情,可没想到贺惜朝不顾姻亲之情直接拒绝。林家与贺家不仅是姻亲,往来更是密切……贺家族老因此才聚集魏国公府,而贺惜朝哪怕如此也未曾松口,当日皇上下令三日结案,林岑严按照罪行必死无疑,林誉之便愤而杀人,恰好被英王殿下及时拦下,并来衙门报案。”
京兆府尹将折子高举头顶:“此乃林誉之口供内容,请皇上过目。”
黄公公取走,呈于圣上。
京兆府尹所未具体说明除名缘由,只针对于这个刺杀未遂的案件,然而林誉之愤而杀人之因已足够说明一切。
林岑严已被定下死罪,乃罪大恶极之人,贺惜朝拒绝为此人求情开脱而被贺家除名,这究竟是大义还是大不孝?
若是大不孝,那置朝廷法纪为何物,天子威严于何物,人伦道义为何物?
若是大义,那么逼迫其为林岑严求情不成怒而除名的贺家,又是怎样自私自利,面目可憎的存在?
虽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可忠毕竟在孝之前。
天乾帝看完了口供,示意黄公公给百官浏览。
他看向萧弘问道:“弘儿,你也在?”
萧弘道:“是,贺家的动向儿臣有所耳闻,惜朝虽未开口,不过儿臣不想让他为难,便想见一见魏国公。可没想到儿臣去晚了,惜朝已经被除名。只是万幸比府尹大人早一些,才恰好看到林誉之拿着匕首偷袭他这危险一幕!那混账东西被我一脚踹晕过去,我本想宰了他,不过惜朝不愿儿臣担一个死刑的名声,非得秉公办理,没办法只能请府尹大人走一趟了。”
说到这里,他摸了摸下巴,冷笑了两声,“不过也幸好还留着一条命,不然这外头谣言纷纷,各个对惜朝口诛笔伐,岂不是百口莫辩了?”
“说来贺家人心虚装孙子也就罢了,可因为魏国公卧病在床,再加个家族除名,就断定贺惜朝大逆不孝,还言之凿凿,一封又一封狗屁不通的弹劾跟打了鸡血似得往内阁里飘,这种人儿臣以为更加可恶!”
萧弘说着便站出来,对帝王行礼道:“父皇,贺惜朝乃儿臣府官,他若是个不忠不孝,忤逆之人,无需他人弹劾,儿臣自当先行请旨责罚。可若是他持身立正,尊礼守法,节气不弯,儿臣自不能让旁人污蔑他,更何况是这种暗藏鬼胎,借机生事的无耻之徒!”
“我家惜朝坚持正义,却心有愧疚,在江州殚精竭虑,本就身子虚弱,如今更是一病不起,却还要遭受这般质疑,简直岂有此理!”
天乾帝道:“你待如何?”
“儿臣将所有弹劾折子都已收集起来,所有毫无根据,凭空捏造的之人,请父皇治一个诽谤之罪!”萧弘一掀衣摆,跪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萧弘:给我一个个站好了,名字都对上,看我怎么收拾。
第218章一份公道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震惊了。
“皇上,老臣以为不妥,大齐广开言路,不以弹劾论罪,若依英王所言,今后还有谁敢对存疑犯法之人提出质疑?”王阁老立刻奏请道。
“皇上,臣附议,大齐政令清正,便是因为言论自由宽容,若是因此获罪,怕是人人皆不敢直言,皇上耳目闭塞,此乃朝廷不幸。”户部尚书下跪恳求道。
“父皇,贺惜朝追随大哥出生入死,又是相伴长大,大哥为其不平实属正常,可不能因此真断了言路,请父皇三思。”
萧铭跟着跪下来,言辞恳切道。
“真是奇了怪了,本王什么时候断了言路?”萧弘冷冷地看了一眼萧铭,“三弟及诸位曲解他人意思的本事真让人甘拜下风。”
萧铭凝了凝气说:“虽说诸位弹劾有误,冤枉了贺惜朝,可那是因为不知事实!自古被家族除名者,莫不是犯了不可饶恕的错,大臣们只是依照惯例而言论罢了……”
萧弘高声问:“既然不知真相,为何随意开口给人定罪?”
“那是因为无人说!”萧铭脱口而出道。
萧铭这话一出,便后悔了。
果然萧弘气极反笑:“看来按照三弟的意思,只要不知真相,只要当事人不开口,便可凭空臆断?好,三司都可以撤了,凡是真相迷离的案件无需调查,什么证据,什么口供皆可不要,直接拍着脑袋靠想象定案就是。”
“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父皇!”萧铭急了,顿时相看天乾帝,“儿臣只是希望,朝廷众臣不会因为害怕获罪而不敢说话啊!”
萧弘跟着说:“父皇,言官又为谏议之臣,有直言劝谏之责,不平之事发声之能,言官耿直不畏强权,乃是大齐之幸,可恰恰没有决断的权力!对与错,该有当今圣上,三司京兆府衙依照罪证来判!三弟,为兄说的对不对?”
萧弘的询问,萧铭没有回答,前者也没期待,直接面向天乾帝道:“父皇,这一封封的弹劾折子,儿臣昨日下午坐在文渊阁中一一翻看,逐字阅读,并分门别类!谢阁老——”萧弘说到最后忽然唤了一声。
在众人的目光下,谢阁老从队列之中走出来,接着看向黄公公道:“劳烦黄公公前往偏殿一趟,老臣将两个盒子搁在了那里。”
黄公公于是一甩浮尘便离开了大殿,不一会儿捧着两个盒子进来,问谢阁老:“可是此物?”
“多谢公公,正是。”
众人好奇得望着那两个盒子,天乾帝问:“谢卿,里面是什么?”
谢阁老拱了拱手道:“皇上,此乃依照英王殿下所言所分,弹劾贺惜朝的所有奏折。因数目较多,分量较沉,老臣不便带入大殿。”
闻言所有人都不禁惊讶了起来,而天乾帝点点头,示意黄公公给萧弘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