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264(1 / 2)

萧弘有多得帝王喜爱,他很清楚,已经做好了以英王为主,他为辅的心理准备。

没想到,萧弘压根就不管,将东西一交接,带着一帮泥腿子就跑松江边去了。

钦差象征着帝王亲至,这江州府的事务本就该由他来主持,萧弘没打算干涉,也乐得轻松。

反正该查的都查清楚了,余下的就只要定罪查抄便可,至于承恩侯给的东西,自然是要回京之后再动的。

英王这样配合,说实话让左都御史惊讶不已,也赞叹不绝。

心道怪不得他家小师弟对英王死心塌地地辅佐,就冲这个豁达的心性,就不是一般人能有,在皇家之中尤为珍贵。

投之以桑榆,报之以桃李。

既然英王放权得干脆,邢志远便也不打算另派人手。英王府门下那十二名书生,他照样沿用下去,甚至还给了更多的见识机会。

很显然这十二人一旦中了进士,今后仕途定然比常人更顺畅。

而他写给皇上的奏折之中自然也不会忘了好好夸奖英王殿下这宽大的胸襟和不贪权的高洁品性。

吕家问斩的时候,老天爷很给面子,是个阴天,将热辣的太阳给藏了起来。

地点就定在西市偌大的空地上,周围的百姓自然都纷纷来观看。

吕家在江州可是比远在京城的皇帝还令百姓畏惧,是只手遮天的存在。

人们哪怕恨得牙痒痒,也招惹不起他们。

如今老天有眼,终于这庞然大物也有倾覆倒塌的时刻,于是里三层外三层,甚至爬树上屋顶,百姓们也要看着他们人头落地。

吕家人口众多,都聚集起来足足占了一片空地,男男女女皆有,哭泣之声更是到处都是。

原本都是高高在上的富贵人,如今是披头散发的阶下囚,狼狈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萧弘跟贺惜朝没去,不过听说足足行刑了一个时辰才结束。

而地上流淌的血迹,在傍晚的一场大雨后,也冲刷了干净。

再之后,西市的地皮上不断被浸染红色,又被雨水不断地抹去。

江州的官场,该杀的都杀干净,该流放的也已经离开,只留下零星的几个,等待着京城选派新的官员过来。

天乾帝的信在钦差到达之后的第十日也来了。

与萧弘洋洋洒洒一大篇白话不同,他言简意赅就一句话,却让萧弘的心情顿时酸涩起来。

“吾儿弘,为父甚忧甚念,盼归。”

因有帝王的包袱在身,天乾帝的情感向来极少外露,他对谁好,从来不会挂在嘴上,只会赏赐,送钱、送物、送人、送权,东西珍贵与否,赐封权力大小直接跟喜爱挂钩。

像这样充满了殷切盼望和挂心的句子,萧弘从来没收到过。

贺惜朝从外面走进来,见他呆呆地坐在椅子上,不禁问道:“皇上写了什么?”

“父皇说他很想我,让我早点回去。”萧弘看向贺惜朝,认真地说,“惜朝,我们不去江南玩儿了,我想回京。”

贺惜朝点了点头,他猜到了:“好。”

萧弘将信小心翼翼地收起来,不过转眼一想,便挠了挠头问:“那……那些事怎么办?你不是要跟江南的商人谈谈吗?还有棉花,我记得你好像还要跟尤家定合约的,还打算亲自去看看。”

这些事情贺惜朝自然也想过,便道:“无妨,自清已经去信给他的祖父,不久就能到了,就直接在这里商议吧,量他们也不敢糊弄我。至于别的,也不着急,我那师侄还没回来,边贸就算要开始,还有很多事情要准备商谈,等以后我再走一趟便是。”

说到这里贺惜朝轻轻一笑:“皇上派了这么个有能力的钦差过来,不就是催促着你回京吗?走吧,总是这位陛下要紧。”

一旦决定回京,那便归心似箭。

萧弘尽快地将手里的事务都交接给了钦差,顺便将几位水利师傅都留了下来。

找到了水患之因,余下的就容易了,萧弘在不在也没什么重要。

等一切安顿好,便是九月初,踏着金秋落叶,在禁军的护卫下,他们总算回京了。

消息传回皇宫,天乾帝于第二日朝堂前接连发出几道旨意。

“五日后,顺亲王、礼亲王率百官于城外迎接。”

这道旨意朝臣虽然面露惊讶,不过以帝王对长子的疼爱和看重,他们倒也并不算太意外,只是隐隐产生了一种预感。

萧奕跟萧铭互相看了一眼,然后跪下接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