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千古一帝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明朝败家子> 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千古一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千古一帝(1 / 2)

弘治上皇帝是极舍不得朱厚照和方继藩的。/p

弘治皇帝也是一个极有自控力的人,不管多不舍得,依旧再三催促着二人成行。/p

一个父亲可以失去自己的儿子。/p

一个岳父可以赶紧让自己的女婿滚到天涯海角去。/p

可是……天下的臣民们,不能没有君父。/p

于是……/p

铁甲舰队终于出发成行。/p

上皇帝亲自送至新青岛。/p

方景隆与方正卿亦是面如死灰一般。/p

谢迁也伴驾而来。/p

百官们站在码头上,看着那一艘艘即将出发的舰船,心里的滋味可不好受。/p

他们多希望……登船的是自己啊!/p

如此……小半年之后,便可回到故土了!/p

可惜……幻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他们现在不过是站在码头处,作为送驾之人罢了!/p

有人不禁眼眶发红,流出热泪来。/p

古人们最是怀恋故土。/p

哪怕在这黄金洲已是安顿,哪怕在此可以免受饥饿和颠沛流离之苦,哪怕未来前程似锦,那魂牵梦绕之地,依旧掩埋在自己的内心至深之处,成了禁忌之地,于是……百官和涌来送别的人群,竟在此刻都不禁热泪盈眶,举起袖摆擦拭眼泪,却发现长袖已是湿透了。/p

弘治上皇帝待见二人登船,便已阖目,不忍去看,却不得不又张目眺望。/p

待那舰船远去,这船中之人,似乎成了送别之人的寄托。/p

哪怕是那谢迁人等,曾对当今的皇帝和摄政王有所怨言,可在此刻,他们深切的遥望,竟像是他们的离别,带走了自己对那一片故土的思念,徐徐远去。/p

舰船终是离开了众人的视线,海天一线上,再无痕迹。/p

弘治上皇帝缓缓旋身,身躯颤了颤。/p

百官们纷纷的拜倒。/p

弘治皇帝显得极无力的样子,看向诸人,张口欲言,却觉得浑身上下毫无气力,于是无声的摇头,笑了。/p

只是这笑有点淡!/p

………/p

京师。/p

皇帝和方继藩的销声匿迹,事实上并没有让朝廷引起太多的波折。/p

大臣们是在三天之后发现皇帝和方继藩出海了的。/p

以至于……所有得到这个震撼消息的人……居然出奇的镇定自若……/p

就好像……他们觉得这样的事,就如穿衣吃饭一般的稀松平常。/p

他们见的世面多的去了,一点也不觉得突兀。/p

自然……在短暂的无须之后,吏部尚书欧阳志与兵部尚书王守仁立即碰头。/p

师兄弟二人在短暂的交流之后,随即……兵部尚书下令新军戒备。/p

兵部尚书王守仁虽然在没有旨意的情况之下,不得轻易调动军马,但是这新军的所有骨干,几乎都是王守仁的门生故吏。当初的第一军,就是王守仁亲手调教出来的,而新军扩编,从第一军至第八军,满编的情况之下,人数已至二十四万,在编的员额,亦已至十七八万。/p

如此规模的军马,渐渐开始取代了京营,而几乎所有的武官以及士官,统统都是第一军的底子。/p

正因如此,这不妨碍王守仁下达手令,让他们原地驻守,要求他们枕戈待旦,防范于未然。/p

另一边,欧阳志立即前往内阁,询问刘健与李东阳的意思。/p

三方达成了一致之后,才入宫面见张太后,得张太后懿旨后,则率百官,火速赶往东宫,拜请太子朱载墨监国摄政。/p

这一切,都可谓是井然有序。/p

甚至是朱载墨……竟也好像也不觉得有什么突然,百官来拜请时,他的面上大抵是一副淡淡然的样子,就好像是在说,噢,是这样啊,然后,默契的摆驾入宫,先见祖母,此后见生母方皇后,再临朝观政,举行朝议。/p

朝议的过程之中,大家都很有默契。/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