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六贼纨绔> 第606章 内阁的选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6章 内阁的选择(2 / 2)

蔡九看了眼宋人阁老们,走到苏老大身后,一边推着轮椅,一边开口笑道:“咱们都已经老了,能帮着陛下守住川蜀就不错了,在江南弄个小内阁,多让儿郎们跟着陛下历练历练,也没什么不好的。”

大明岛一系阁老们纷纷点头赞同,活了半辈子,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没经历过?自是明白马四海“大皇子为建王”意味着什么。

天下太平后,蔡鞗不离开中原,时刻呆在大明皇帝身边,自然会获得最大利益,可若蔡鞗最终返回大明岛呢?紧紧跟在太子身边也就成了最大的利益所在。

政治斗争很现实,也很残酷,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些老人以及背后家族跟在蔡鞗身边,日后地位如何再高,可若太子身边围绕着另一群人,日后太子登基了,他们以及他们的家族也成了遭受打击最重的一群人。

老人们跟在太子身边,家族子孙留在蔡鞗身边,日后无论是何种结果,他们都将是帝国最有权势家族。

大明岛一系阁老们纷纷点头赞同,他们的子孙大多都居于军中任职,只是很可惜,最初时没有几个人重视《杭州讲武小学堂》,第一期学生只是百十个孩儿军死士、预备役死士,等到所有人醒悟过来时,前几期学生已经成了各军高级将领,他们的子孙反而落后了一大步。

大明岛根基较浅,即便是内阁首辅苏老大,在大明岛时也只是相当于宋国的一个县令,苏老大都如此,儿孙们又有何资格骤然成为一地知府、总督?又有何能力治理好一地数百万百姓?

本应该拥有绝对优势的大明岛一系,在权利争夺上却与弱势的宋辽打了个半斤八两,甚至还有被最为势弱的宋人同化迹象,尽管这些老人们心下有着各自小心思,难道就没有本身能力的不足缘故?

可现在蔡鞗插手政务了,以年轻将领取代了各州县主官,为了培养这些出身军伍年轻官吏能力,专门为每一个州县配备“三人小组”教导。

《杭州讲武小学堂》前几期学生都进入了皇家近卫军第一、第二步兵师,第一师、第二师自摩尼教造反时就未能返回大明岛,辽国亡国后,为了掌控一二十万辽人和山东六州,第一师、第二师各级将领又散入了万人辽骑、数万戍守各城宋军、奴儿干城第六混成师中,直至蔡鞗调第四师前往青州换防,第一、第二步兵师才重新回到蔡鞗身边,也随着西南集团军的建立,两个步兵师中各级将领也散入西南两湖、两广、福建各路中,随着川蜀集团军组建,内阁老人们相信,两个师中将领们又将占据川蜀半壁江山。

但是,前几期学生高级将领中,除了虎子在此次西南作战中表现的太过突出外,成为了两广真正军政一把手的总督外,即便是十七也未有介入政治,前几期学生们基本上都只担任军中要职。

刚刚建立起《杭州讲武小学堂》时,没有人太过重视,或者说,即便苏老大他们重视了也没有太多法子,他们的子孙要么在各舰队水师担任要职,要么是南北往来商队中一方管事,最早几期学生,除了蔡翛担任镇江知军时送了些娃娃,最后又都罢学回到镇江,最早几期学生,要么是海龙帮用来培养死士的孩儿军,要么是流求老寨适龄娃娃,还有就是自福广收留的失孤乞儿。

直至蔡鞗带着第一、第二师登陆江南后,各家才真正将嫡系子孙送入讲武学堂,也在此基础上组建了第三、第四、第五三个步兵师,而取代了江浙各州县原有官吏的将领们,恰恰正是这三个步兵师的半大娃娃将领,也正是大明岛一系阁老们的子孙儿郎们,即便没人明言开口,所有人也都知道这些娃娃们必然是大明帝国的新贵。

但这有一个条件,就是皇帝、太子都居于江宁或是江浙,这些娃娃们才能成为日后的新贵,而现在,蔡鞗准备把长子送入川蜀,一帮老人若不跟随着前往,未来的太子就只会亲近入川的前几期学生将领。

前几期学生将领与内阁阁老们没有关系,一旦内阁不愿意前往川蜀,今日蔡鞗能架空整个内阁,明日这些学生同样能把他们的子孙按住了个死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