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2、第 72 章(1 / 2)

朱琳见苏青玉满脸失望的样子,顿时有些紧张,她小心翼翼的问道,“校长,你为什么突然和我说这个呀。现在不是过的好好的吗?”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看看,其他知青都在进步,你却还在原地踏步。除了你爸当初帮我们弄的加米厂,给你换了个职位之外,你还有什么进步?”

“校长助理不挺威风吗?”朱琳不解道。

苏青玉点她的脑袋,“这个校长我也不能一直做的,你想想,万一我哪天不当校长了呢,离开苏家屯了呢?你还能好好当助理?”

朱琳吓了一跳,“你为什么要离开苏家屯?”

“当然是因为我工作太优秀了,万一被组织调动去了别的地方,那也是有可能的。实际上,前阵子何书记他们就和我提过这个意思,我当时不放心大家,所以拒绝了。可咱也不能一直拒绝组织上的安排,那是思想觉悟不高。你说说,要是我走了,你咋办?”

“……”对啊,怎么办?

朱琳一时间迷茫起来。她烦躁的抓了抓自己的头发,辫子都给抓乱了。

然后着急的问苏青玉,“姐,那我怎么办啊?”

苏青玉笑着道,“当然是带你一起走啊。”

朱琳顿时就一脸惊喜,“姐,真的吗?”

苏青玉道,“那必须的,毕竟你一开始和高晓华都是很支持我的,我也不是不念旧情的人。”

朱琳轻松的笑了起来,“那是,我对你那是忠心耿耿。”

“……”苏青玉咳了咳,“但是吧,我就算想带你走,万一你太差劲儿,人家看不上,我也带不走啊。”

朱琳闻言,愣住了。

“那,那……”

苏青玉叹气,“所以啊,我最近一直在为你的未来操心,为你的未来想办法。我看着你这样不上进,心里也着急。”

朱琳都想哭了,“我也不是不想上进,我就这么个能耐呀。”

苏青玉笑着道,“没关系,没能耐不要紧,每个人资质不一样,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人才。但是作为普通人,我们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除了勤奋之外,我们还要学会借助身边的人的力量。比如你爸。当初没有你爸,你也不可能现在这么舒坦,是不是?”

朱琳麻溜的点头。

“为了体现你的作用和重要性。我决定花一笔钱,给队里购买农用机械。这不就能用到你爸了吗?只要你爸能帮上忙,谁还能说你不重要?”

朱琳心里感动啊,在她迷茫的时候,青玉姐总是给她考虑的这么周到。

要不是青玉姐,她现在还趴在地里干活呢。

以她的成绩,就算参加招工考试肯定也是考不过的。

“姐,你要买什么机械,咱县里没有?”

苏青玉道,“你傻啊,当然是咱县里没有的,才能体现出你的能耐。”

朱琳抿着嘴就笑了。“有道理。”

“这次也不麻烦,这次咱不租用了,咱真金白银的买。但是钱可能不够,需要赊欠。我们可以打欠条。你也看到了,咱队里现在越来越好了,光是母猪都能生很多猪仔,咱队里到时候还可以留一些猪仔自己养,能挣钱。所以啊,肯定还得起钱,不会给你爸添麻烦的。咱就需要他给咱牵个线,说说好话就成了。这事儿不难吧。”

朱琳道,“我们队里发展我是看得到的。咱怎么可能不还钱呢。你放心,我给我爸写信说说。”

苏青玉笑道,“写信干什么啊,直接打电话。咱也不偷不抢的,没什么不能说的。”

“那就打电话,我也不耐烦写信了。”朱琳高兴道。

大队是没电话的,公社那边也不方便去,还是得去县里邮局打电话。

所以这倒是不急,等考试结束之后,再县里。

只是朱琳自己坐不住,心里一直嘀咕着事儿。想着到时候把自己说的辛苦点,让她爸心疼一下。就是上次回去已经吹过牛了,不知道她爸还信不信。

教师考试一直考了两天才结束。

结束之后,所有的试卷都被苏青玉弄到了知青点,请老教授们帮着批改。

好多年没有批阅过试卷的老教授们还有些惆怅。

因为要批阅试卷,白天的活他们就不能做了。

苏青玉特意和苏卫国说了这事儿,苏卫国也没反对。

事实上,这些老教授们干活确实比不上年轻人。

苏卫国琢磨着这开荒的工作还是要让年轻人来做。只是想到田地里的活,他心里又很矛盾。

偏偏事儿都在一起来了。

学校需要人,开荒需要人,田地里也需要人。

他还是头一次发现苏家屯人丁稀少呢。

“还是要鼓励大伙儿生孩子。”苏卫国直接就在办公室里和大队干部们说起这事儿了。

大队干部们觉得有道理。人不够就努力生。

苏青玉泼凉水,“生了不还得养?这长成之前,得吃多少粮食?长成之后就算能干活,那也是要按工分分粮食的。一样的结果。”

“……”

大家一阵沉默。

张主任道,“那,要不开荒的事儿就先放下?”

苏青玉叹气,“张主任,这可不行。咱放弃了,以后不还得受穷吗?再说了,都和公社说了这个计划了,我们现在遇到困难就放弃,那不是让公社对我们失望吗?”

苏大宝担心道,“那怎么办?”

“当然是想办法了。”苏青玉严肃道,“我最近一琢磨,从外面找人回来干活固然是增加了人力,但是这人力也不可控。年纪轻了容易生事儿,还吃得多。年纪大了,干活就慢。那几位老知识分子倒是能干活,可我琢磨着还是有些耽误事儿。然后你们猜,那知识分子给我提了个啥东西?”

“啥东西?”

“他们说啊,早在很久以前,我们的苏联老大哥那边就有农业机械了。比如说收割机,一两个人操作,可以收一大片田地。还有脱粒机,都不需要咱队里社员牵着老牛转石磙了。只要把麦子稻子扔里面,直接就脱粒了,干干净净的。还有那种犁,装在咱队里拖拉机上面,呼啦啦的能开一大片土地。”

苏青玉说的这些,可把队里的干部们都给镇住了。

他们活了这么多年,还不知道这农活可以用机械。还这么简单。

苏大宝咽口水,“要很多钱吧。”

苏青玉道,“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买不买得到的问题。咱国内还没普及呢,只在一小部分的农场里面有。所以很多人都没听过。我听说之后,就想起之前听我同学说过,她哥下乡的农场,就有这样的机械。他们那地方地大人少,土地肥沃,当地公社就给他们配备了那个。”

张主任道,“我的天啊。咱要是有了,得省多少事儿啊。队里人都能坐着等饭吃了。”

“不不不,咱不能这么想。”苏青玉摆手,“咱要勤劳苦干,有了机器,咱就要开更多的土地,种更多的粮食。吃不完的粮食,咱找公社换钱换票,到时候大家还怕没好日子过?”

苏青玉这描述的场景太过美好了。队里的干部们久久不愿意醒过来。

还是苏卫国叹气,“这,咱也买不到啊。”

大队干部们:“……”

苏大宝道,“估计咱也买不起。”

苏青玉站了起来,一脸坚定,“组织上教我们,遇到困难就解决困难。绝对不能向任何困难低头。开荒的事情对我们大队具有历史性的意义,绝对不能就这么算了。为了完成这一项重大任务,我决定,想尽各种办法,也要去弄这些机械。队里现在多少钱?”

苏大宝一愣,然后给她报了一个数字。加米厂收入,加上往年存的一些钱,再加上卖猪仔的钱,总共有三千八。

这其中有三千,还是预订猪仔的钱。

这笔钱都不知道能不能动。

苏青玉一想,还是不能掏空大队,“那先挪两千出来。”

“……”

大队干部们眼睛都直了。两千可不是小数目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