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章 大悲无声(2 / 2)

死了的自然是连子弹带手雷都被剥了精光然后将血里呼啦的尸体丢出去,而那些还有口气的,则是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只能送他们和他们已经提前上路的同伴们一起践行“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的诺言。

这个时候,如果还指望这帮失去了数十战友的官兵们还心存怜悯之心,那可真是太高估人性了。

战场,是最容易催生人内心最黑暗一角的催化剂。所谓的人性光辉恐怕大部分都会随着轰然炸响的炮火灰飞烟灭。

至少这一刻,战壕里,是不可能还有活着的伪军了。

还有一部分官兵在李国斌的带领下寻找己方士兵的遗骸,那同样是不小的工作量,尤其是去炸坦克的,能找回几根骨头,就已经算是不错。

李国斌带着山子和凌洪等几个人,围着还在燃烧着散发出橡胶焦糊味儿以及混合着肉香令人窒息味道距离战壕最近的那辆坦克,趴在地上找了许久,才找到一小截骨头。

李国斌如获至宝的用自己早已脏呼呼的少尉军服包着贴在胸口上,呆呆的坐在战壕里,眼里没有什么泪水,却是许久不说一句话。

大悲无声!

没人敢去问这位年轻少尉,李班长怎么就成了他爹?为什么自己的爹在连队,却从来没看到他给自己爹好脸色?

这些疑问,直到许久以后,明毓发表于报纸上的战地日记,才算是解答了1连幸存官兵们的疑惑。

若不是陆军中将勒令李国斌告诉女战地记者这段故事,或许,这个属于已经晋升中尉连长李国斌一生哀伤,却能激励更多华夏人的故事,就永埋历史的尘埃之中了。

少年李国斌因母亲病故对父亲产生误会负气出走并考入军校投奔军旅,而遍寻儿子终于找到儿子下落的李大发为守护儿子也毅然投身儿子所在部队。

本就有积怨并为避嫌,当排长的儿子和当兵老子的关系竟然整整三年未有人知。

然而,在日寇的坦克面前,深爱儿子的父亲绑满了手榴弹的那纵深一跃,将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对国家民族的爱全部化成一团冲天的火焰,炸毁了坦克的同时还杀死了日寇第八师团第一战车大队少佐大队长。

已经成为连长的李国斌,却眼睁睁看着父亲抽中了必死之签,眼睁睁看着父亲走上必死之路,最后亲手劈下两名伪军头颅为父亲祭奠的李国斌终被所有人原谅。

“余苟存于世,一为父临行之心愿,二为日寇不灭,我辈且可先死。”这是李国斌在向明毓行礼后重新率队返回战场临行前丢下的话。

国家民族的大爱和父子亲情之小爱在父子二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时间,第29军暂2师年轻中尉李国斌的风头,直追37师抗日英雄、刘浪上尉,而成为万千民国少女心中的偶像。

当然,那是后话。

现在的战场上,中国军人忙着收拾战场,而日本人,则开始进行战术调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