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他的话织田作之助也不是没有想法,他略有些困惑地想:[不少人都跟我说过类似的话,是应该顺着吐槽吗,还是别的什么。]
[我只是很认真地听了你们的话,并且给出带有自身意见的回复而已,真的很少见吗?]
他记得D先生在信中解答他的困惑,不,不能说是解答,对方无情地写了一连串“哈哈哈”,他都能想象到青年人捧腹大笑的模样了,还留下些似是而非的“你真有趣啊”“不需要更改,O之所以是O,就是因为超脱的性格”之类他不太能理解的话。
可以肯定的是,D先生认为他的性格是优点,是构成自身的一部分,于是织田也相信了他的判断。
话题回来,接下任务的前辈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有些莽撞的新人甚至因不了解横滨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折戟于此,织田接这任务,也没有抱着必须完成的决心,他只是想“试试看”。
与他人不同,他勉强有一优势,那就是他也出生在横滨,入行后倒是天南海北到处跑,但与外地杀手相比,他尚能理清此地错综复杂的关系。
不求完成任务,却也不会有多大损失。
进入横滨贫民窟之后,他盯梢葛藤几日,却也没在他的住所发现第二人的影子,任务陷入停滞状态。
以他的个性,从不会在一筹莫展时逼迫自己,无论做什么都需要耐心,这是老师给予的教诲,织田作之助从小就是个慢性子,他自己都想不起令他发怒或急躁的事,可能就从来没有出现过。
他暂时从贫民窟里退出来,找了家与铁丝网遥遥相望的咖啡厅来整理思路。整理的方式特殊,是写信。
/敬爱的D先生:
我的工作陷入了僵局。/
[该怎么说?]钢笔尖悬空在纸面上,[我想要找一个人,已知信息却太少了,无法完成推理?]
他想起来D先生自称副业侦探,还同他兴致勃勃地讨论过推理基本法。
/其实也没有具体方法,说到底就是搜集信息,筛选相关数据,导出结论。/D先生在信纸上写,/不过当侦探的人很少,成功的人更少,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长双好眼睛,会把蛛丝马迹放过。/
织田的思维越跑越远,他想:[如果D先生在这里的话应该怎么做?肯定是先整理已知的资料。]
他把本子翻过一页,在空白页上列目前知道的寥寥几条信息。
1、葛藤辉未死。
{不对。}
他听见了耳边的呢喃,回头看左右却发现没有人在耳边讲话,于是织田作之助明白,话是D先生说的。
或者说是他想象中的D先生说的。
织田作之助本身不善于谋划,但他拥有一项很出色的能力,这可能与他超人一等的理解力相关,譬如同D先生通信久了,深入了解他的为人之后,织田作之助的心里也出现了模拟的D。
模拟的D先生偶尔能给他提示,让他茅塞顿开。
[“D先生”的声音有些怪。]织田作之助想,[以前都是我的声音。]他不知道D真实声音如何,只能以自己为蓝本,可是这一次,对方的嗓音改变了。
[声音不是最主要的。]他顺对方的提示思考下去,[第一条不应该是葛藤辉未死,严格来说应该是“葛藤辉的异能力出现了”。]
{以此为基准进行思考,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D先生”又说,{你是异能力者吧,O,既然是异能力者的话就应该知道……}那人像是紧贴着他的耳廓,{不是人死后异能力就无法存在的。}
[没错。]织田在心中回应:[是这样的,过去也有过类似的例子,比如说A和B拥有几乎完全相同的异能力,又或者人死后异能力化为实体接着运作,比较常见的还有用秘法将自己的异能力传递给血亲。]
他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叶障目的境地,因为任务方笃定葛藤还活着,真实情况却是,如果仅是他的异能力出现,还会有以上三种可能。
按照常理,也按照人的思考惰性,他最先想到的可能是葛藤辉把自己的异能力传递给了弟弟葛藤谦,不过织田作之助不能按照推论行动,他必须要证明。
{你得先排除其他的可能。}
“我明白的,D先生。”他对空气说话,语调太认真了,服务生路过听见了他的话,却连视线都没有向下倾斜,这里是横滨,是横滨靠近贫民窟的地方,什么人都有,什么事件都发生过。
他见怪不怪。
“非常感谢你。”他认真地对空气中的人道谢。
他听见了一声轻笑。
……
“呼噜、呼噜、呼噜——”中原中也在呼呼大睡。
津岛修治看他,越看越不愉快,不愉快的点很多,这人的外形,他的性格,过火的异能力,还有太宰治看他时近乎于赞许的目光。
一切都让他不喜。
于是他更看不惯对方无忧无虑呼呼大睡的模样了,他报复心大起,又带点儿孩子气地捏住了中原中也的鼻子。
后者灵活地切换,改成用鼻子呼吸,津岛修治早就想到这情况了,随后那块无纺布团成一团塞进中原中也的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