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其他类型>碧血倾心>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国演义,得人心者得天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国演义,得人心者得天下(1 / 2)

润知听到此处,于是抬起头,眼中露出一些欣赏之意,说道:

“子敬读书之深,令安某着实佩服佩服,我自读《三国演义》以来,一直特别关注诸葛亮与曹操,周瑜等人在各个战场的计策的应对之道,倒是对这样的细节却研究不深,想来此处也许才是全书的最为精华之处也未必呢”

“你且继续说,我将你说的大概都记载下来,下次我们开全军誓师大会结束的时候,我们专门开个千夫长以上的全军将士读《三国演义》心得大会,我就将你说的加上我自己的心得,向众人分享,让众将共享这军政之极妙之处!岂不快哉!”

这张先锋听了,一时间突然感受一种满满的获得感。

这种感觉有点像是幸福感,只是比幸福感还要停留许久的多。

所谓的古来有三不朽,立言,立功,立说。

自然这张先锋是没想这个新的统领二十万大军的润知是如此的热衷于这读书的,自古人们就对于将军有一种偏见,认为但凡是将军,必然都是一些战场上带领着众多的士兵们冲锋陷阱,身先士卒,不惧生死,勇猛无畏,有万夫不当之勇者。

简单地说,就是那种如同廉颇或项羽一般的,在战场之上,始终身先士卒,带着士兵们冲锋在最前面的勇猛刚烈狂暴之人,而不是那种就像是一弯清泉一般的,泉眼无声惜细流一般温文尔雅之人,但是这种观念并不全对。

因为自古以来,这类勇猛无畏,身先士卒者,往往虽然是将军,但却不可能是最大的那个将军,即便是廉颇,自己也并不是无谋之人,此人在秦军到来之际,一直陈兵不出,就知道他的智谋。

那些勇猛刚烈之人,只能是基层的,或者中下层的将军。

这些基层将军需要通过自己的带头作用,从而激励手下的斗志,让手下可以和自己一样,不顾一切地执行上级的军令,舍身忘死,勇猛无畏地率领众人冲锋陷阵。

这类人自然也不乏有些许谋略者,譬如项羽,此人就有万夫不当之勇,据说可以徒手举起一个巨大的青铜鼎,史书记载,鼎重达千斤,虽然夸张,但对比司母戊鼎,足以知道项羽之勇猛,但是在于刘邦的斗智斗勇中,最后还是败走吴江,自刎而死。

项羽最后倒是还算是识相的,起码料到刘备必然早就在乌江对面已经埋伏好兵马了。

这船夫其实乃是刘备故意派来的,所以才可以在刘邦任命的史官笔下,青史留痕了。

其实就算这个船夫不是刘备故意派来的,项羽真的上了船,过了乌江,一定会被擒拿,之后多半要自取其辱。

在刘备和众谋士的思虑下,早已为项羽编织好了一副天罗地网。

刘备纵然不愿,其属下必然也会百般羞辱他,然后慢慢折磨杀死他。

如此,他之前所有名誉必然会散失殆尽,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以他这样的刚烈性子,自然立马别过爱姬,横刀自刎以谢天下。

如此倒是还可以留下一个“不忍面见江东父老”的不算美名的美名了。

其实自古以来,真正的大将,大部分的时光,并不是花在如何练武上,对于一个将领而言,如果只是单纯地带领几十个人,那自然是越勇敢越好,但是人数一旦多了,就必然需要谋略,因为猛士容易,难在计谋。

因此,自古以来,大部分的最高级的将领,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研究历史和兵法,以及广泛阅读和交结,采集信息这些与谋略息息相关的事情之上了。8090中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