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撞上了一个妇人带着孩子来找丈夫,说丈夫是剧团的演员,成名之后却抛弃了他们母子,和剧团另一个女演员结婚了。
妇人说的哀切凄惨,孩子也哇哇大哭。
几个少年热血上头,当即将这件事写成了一篇新闻,也有脑子清醒点的想去找另外一个当事人了解情况,结果偏偏对方不在,去红香城表演了。
等到交作业,他们就将这篇交了上来。
时玉和霍辞也没说什么,和其他人的稿件放在一起汇成一张实验报纸发了出去。
然后果然,这种八卦新闻很快就点燃了舆论。
等那位男演员从红香城“回来”,已经千夫所指,他说什么辩解的话都没有用,没人听。
而就在这时妇人话音一变,说自己说的是假的,她根本不是男演员的妻子,孩子也不是他的,她只是想找男人要点钱,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很对不起。
顿时上下一片哗然。
紧跟着舆论调转,大家该数落起了妇人。
这时,时玉和霍辞又站了出来,说这只是一场表演,妇人和孩子并不是母子,他们都是演员,男演员也是,只是为了演一出戏。
大家傻了眼。
那帮少年则被吓住,还有什么不明白。
一个个脸色又白又红。
对握在手中的笔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时玉和霍辞又趁机灌上一碗心灵鸡汤,一个红脸一个白脸,让这帮预备役真正明白了自己的职责。
同时借着这件事对全镇镇民进行了一次思想教育,不要听风就是雨,要有自己的判断,保持一颗清醒的心。
有了这次教训,预备役们更加认真,终于在春节前结束了培训。
时玉和霍辞又让新闻部添加一个监督审核岗位,以防这帮预备役成了老油条之后搞起欺上瞒下。
这个时代做什么都慢,从时玉提出办报,前前后后加起来准备了近半年,一直到春节开始一月下旬,各地的工厂才正式投入使用。
刚刚过完上元节的预备记者们也提前收假,踏上了实习之路,坐车赶往各个都城。
等到二月中旬,报纸终于登场。
——之前出过的不算,那更像广告宣传单,宣传足球赛,宣传神国习俗节日等等,让外界真正了解长安镇,而不是道听途说。
发行的报纸有两种:
一个是月报,时间定在月初第一天,报道范围囊括全国除本地外所有领地的新闻,这个新闻除了当地发生的大事,也包括地理民俗等,类似放眼看世界,让当地民众知晓领地外是什么样子。
一个是周报,时间定在每周一,周报的内容就放飞一些,八卦杂谈时事都有,还专门开辟了一个空位,给时玉和霍辞做连载用。
自《西游记》之后,两人再没有正儿八经放出过新故事,四年过去,他们站稳了跟脚,终于可以施行下一个置顶任务:三国计划。
当然,也不能一下子放出来,得循序渐进。
报纸上新的时间刻意错过月初,打算先放周报热热身,让大家适应报纸这种形式,然后再上月报。
除了连载以及长安镇相关,其它新闻按照领地各不相同,但造成的效果却是一样的。
有先前的宣传单预热,都城的平民对报纸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不过看到街道上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报童新奇不已。
这些接受过培训的报童们穿着统一的背带裤,挎着腰包走上街头,精神奕奕的叫喊起来:
“卖报卖报,神使大人亲自撰写的新故事,揭开神国的面纱!”
“下城东区特大杀人案了结,凶手竟然是他!”
“刚特男爵与霍尔曼男爵即将联姻!”
“想知道哪家猪肉最便宜,哪家酒馆最美味吗,周报告诉你!”
……
这些报童是神殿收留的孤儿,神殿并不会将所有孤儿都养到神殿里,只挑选资质好的作为预备牧师,大部分还是留在城区的养育所。
神殿有钱,却也不会白养着这些孤儿,会派给他们活计以工抵食,倒不是假仁善,而是一旦开了白养的口,平民便会将孩子丢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