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玄幻魔法>至尊曲一> 第三百二十七回 品与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七回 品与酒(2 / 2)

纵使生气了,也不会猴急地脏话连篇、恶语相向。

有些人的人品,只是风平浪静时的伪装;还有些人的人品,却是始终如一的真实。

生气时还有修养的人,就属于后者,也是最坦荡做人的人。

遇到难事的时候,才能分清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一个人生气的时候,才能看出来他究竟是真正的人品好、有教养,还是本质上的人品差、没教养。

酒仙被困蓬莱岛,作为品酒的叟翁,醉醺醺的他心中没有仙魔之争,只有酒的醉生梦死。

酒文化是指酒在酝酿、售卖、饮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酒文化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历史等酒文化现象。

既有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

酒文化在华夏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

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人文生活、文学艺术、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和作用。

华夏是酒的故乡,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生活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其中也衍生出了酒政制度。

在文明历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首先,华夏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

而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

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

华夏是酒的王国。

酒,形态万千,色泽纷呈;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皆堪称天下之冠。

华夏又是酒人的乐土,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饮酒之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

华夏更是酒文化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酒与诗,从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仅如此,众多的名酒不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美的启示与力的鼓舞;每一种名酒的发展,都包容劳动者一代接一代的探索奋斗,英勇献身,因此名酒精神与民族自豪息息相通,与大无畏气概紧密相接。

这就是华夏民族的酒魂!

似乎可以认为,有了名酒,华厦的餐饮才得以升华为夸耀天下的饮食文化。

酒,作为天下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的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华夏,酒神精神以道门哲学为源头。

正所谓“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

有些人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

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华夏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天下文化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异域的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天下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神精神无所不往,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造的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因为,自由、艺术和美是三位一体的,因自由而艺术,因艺术而产生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