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1章 首倡者(1 / 2)

回忆着王笑的样子,左明静心中考量起来——/p

那样面目纯良的人,真的是劣迹满满?/p

能写出那样词句的人,真的是没有商才?/p

那大家一起玩游戏怎么看他都是慧达聪敏,为何会这样轻易授人以柄?/p

若是他真的这么莽撞,为何祖父还几次念起他的名字?/p

还有,这件事若让自己来做,怎么做算是有商才?/p

左明静从在官宦之家耳濡耳染,看问题向来是如“孔子见窍睹微思虑洞达”。/p

毕竟世间万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p

她便将这故事当成一道题来解。/p

但思来想去,她依旧百思不得其解。/p

一直等到傍晚时,她到左经纶那里请安,出门时忽然听到了左经纶与宋礼的对谈。/p

“今冬必定缺粮,必须早做准备……”/p

听到这样一句话,左明静忽然福如心至。/p

粮食?/p

他是因为想要粮食?/p

可是,这件事到最后,王家也没买到粮食啊,甚至断了从崔家那买到粮食的可能……/p

左明静自诩才女,心中不甘。可冥思苦想了一整晚,也没想到结果,终究有些气馁起来。/p

“看来这件事背后并没有什么复杂的原因,那王笑确实是莽撞恶劣之人,偏偏是我多想了。”/p

但因为想着这些事,她这夜辗转反侧也没睡好。次日便有些头晕脑胀,只好捧着书在闺中半躺着。/p

没想到,静读诗书,竟又是看到了王笑的名字。/p

此时她手中拿的是本新刊的诗词集。/p

前面几首诗都是些大儒在最近某诗会上作的诗,左明静又翻了一页,入目便是“定风波”三个字。/p

前头还有个序,是以王珍的口吻的,介绍了他蒙冤落狱之后其弟王笑为之奔走并作词一首的情景。/p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校”/p

第一句映入眼帘,左明静就是身子一颤,猛然坐直了起来。/p

五百年来,这等旷达超脱之句又有几句?!/p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p

明眸一亮,满目震惊。/p

青葱玉指在纸上划过,捧着书卷坐在那里的女子一时便滞愣住了。/p

能做出这样一首超然豁达之词的人,真的是那样的行迹恶劣轻浮无能吗?/p

勾连殉不孝继母欺虐幼弟沾花惹草占民田地不尊礼数……最后因为自己的愚蠢,毁了家族的生意?/p

她本已经决定不再想这件事,但此时,左明静终究是无非再将这个疑惑从脑海中挥去。/p

~~/p

这到了午后左明心才来寻她,姐妹两人便呆在一处,一个绣花,一个写字。/p

待到傍晚,左明静还是忍不住将那首《定风波》又写了一遍。/p

写完之后,她轻轻摇了摇头,觉得不太满意。/p

字迹还是太娟秀了,不符这样大气的一首词。/p

正有些遗憾的时候,却见宋兰儿上气不接下气地跑了进来。/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