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政此前对瓦西里明言,后面两年会迎来一个粮食大牛市,大豆的价格会在今年年底初露端倪。/p
瓦西里一直半信半疑,因为国际大豆价格总体处于低位运行,年中时还出现幅下滑的跌势。/p
及至进入10月份后,大豆价格出现异常大幅上涨,目前美国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已经上涨至250美元吨,平均价格比上月上涨了11。/p
瓦西里这才对齐政的判断敬佩不已。/p
按照嘉谷的预估,今年农场的大豆产量达到近200万吨,随行就市的话,就是近5亿美元的收入。/p
瓦西里凭借着土地的投入占据农场六成多的股份,可以分得3亿美元左右,收益不可谓不丰厚。/p
瓦西里与他的合伙人们算了算,都是一脸兴奋,恨不得放声高歌一曲。/p
当然,这三亿美元也不是瓦西里他们的纯收益。尽管他们看似只投入了土地,但嘉谷优良种子的进口,农业机械的过境,还有农业减税等,都需要他们的上下打点。/p
除此之外,瓦西里他们还承担了大豆的运输作业。毕竟,在远东,无论是公路运输还是铁路运输,都基本垄断在瓦西里等权贵资本手里——否则齐政也不会同意瓦西里等去凭土地就占据六成的股份。/p
饶是如此,瓦西里估计,自己至少能从农场分到两千万美元。/p
参观队伍里顿时洋溢着欢快的气氛。/p
诺威尔也笑着问齐政:“齐董,我听,你判断大豆价格还会进一步提升?”/p
同样享受着大丰收的齐政笑容满面道:“是的,而且目前的市场形势正在验证我的判断。眼看着粮食大牛市就要到来,诺威尔先生,如果投入更多的土地,你们将会获得更丰厚的收益。”/p
诺威尔若有所思。/p
“诺威尔先生,我认为齐董的判断不过是在赌博!”突然一个声音传出来。/p
齐政斜睨一眼,呵,原来是老熟人——丸红商社的太田明夫。/p
此行,太田明夫也厚着脸皮,跟随着队伍过来参观嘉谷农场的丰收。/p
丸红商社在远东开发的农场,在两次“灾”的打击下,错过了大豆和麦的种植时机,最后只能选择种植土豆蔬菜和瓜类作物。/p
远东的消费市场有限,只能运输回国;再加上庞大的人工成本……可以,丸红商社这一年在远东基本是得不偿失;相应的,瓦西里等人能得到的收益也极为有限。/p
太田明夫看着嘉谷农场的大丰收,自然是眼红不已。此时又听到齐政与诺威尔的对话,生怕诺威尔轻信,忍不住站出来反驳。/p
太田明夫当然也知道这一伙参观团队在远东的能量,更知道他们会根据今年的收益加大投入,不愿意放弃远东农业市场的丸红商社,当然不愿意让嘉谷专美于前,他跟过来就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p
太田明夫站出来对诺威尔道:“诺威尔先生,从目前国际大豆供需来看,大豆其实供应充足,目前大豆价格的攀升,其实是投机资金的大幅炒作,价位已经明显偏离了大豆的真实价值。随着后期投机资金的撤离,将会引发大豆价格呈弱势。齐董的判断,是在引诱你们加大投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