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族中,玉鼎现在算是成年了。
但是相对于已经在这个境界上卡了成千上万年的老人来说,无论玉鼎的资质多么逆天,都显然没有办法与他们相比。
年龄是硬伤啊,玉鼎还是太小了。
作为过来人,元始是很清楚的。
修行这种事情,无法一蹴而就,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积累。
就像是元始曾经对徒弟说过,千里之行,必须由他本人脚踏实地,完成之后,成就才是属于他的。
只有自己一步步走过,领略了山河风光,看尽九天十地,以自身的感知去理解天地,感悟其中的至道,这才是修炼。
所以,元始一开始就没对玉鼎抱以巨大期望。
自己家的孩子,无论怎么看都是好的,即便看着玉鼎,自带无数倍柔光滤镜,却不代表元始会希望玉鼎现在就触及到混元境界。
孩子进步的确是好事情,但是揠苗助长这种事情,元始根本不屑于做,同样也不会放任徒弟这么做。
之前玉鼎选择在昆仑山闭死关,参悟生死玄机,以此突破到大罗境界。
当时三清虽然感知到了,可元始却没有作出干预。
一来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二来则是他们知道,玉鼎积累已经够了,这一次突破可谓水到渠成。
虽然在水到渠成的情况下,玉鼎依旧花费了数千年……
侧面也表示他们推测的没错,所以元始才会放任自流。
这一次情况却不同了,瞧着玉鼎刚才露出的狂热表情,元始只怕他会急功近利,从而走上了急于求成的道路。
若是这样的话,对于玉鼎来说,反而百害无一利。
“修行之途,重在稳扎稳打,你的进步已经很快,为师深感欣慰。”
在进门的前一刻,元始伸出手,揉了揉徒弟的脑袋。
看着眼前已经长大成人的徒弟,元始笑得十分慈祥,“所以千万别自己给自己带来太大的压力。”
作为长辈,他不会去逼迫徒弟上进。
但是同样的,如果孩子自己有出息,元始更加乐于见到。
“师尊放心,弟子心里有数的,断不会辜负众位师长的期望。”
伸出手,握住了师尊的手,玉鼎就和以前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一样,拉着元始的手晃了晃,“说起来,其实弟子还不想那么快长大呢。”
可以的话,玉鼎其实也很想一直维持无忧无虑的状态。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特别是在洪荒天地之下。
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洪荒就笼罩着一股肃杀之气。
龙汉初劫,龙、凤、麒麟分别统领天、地、水。
在当时看起来,三族当时多么威风?
结果呢……
大劫到来之时,一切都要照常清算。
有功者或可避免,而无功无德,反徒增罪孽者,就少不得会在劫难中化为灰灰。
“如今乃大争之世,不争?那只有一个下场,亡——”
回想起很久很久以前,杨眉对自己说过的话,玉鼎心中就生出了无数危机感。
他心里其实很清楚,如果自己不努力的话,接下来的日子会很难过。
这份压力并非来自于长辈,而是在于和他处于一个时期的“同辈”之人。
试想一下,所有的人都在进步,可是只有自己独留在原地。
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有三清庇佑,玉鼎自己也不能接受这个现实。
他害怕的不是自己没有用,而是在有需要的时候,只能看着长辈们为自己出头,而自己却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