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景殿。/p
李二陛下跌坐在地席之上,手里拈着茶杯,叹口气道:“为人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快快长成,但是长成之后成家立业,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时间便越来越少,空虚失落,着实难捱。”/p
正素手斟茶的长乐公主便抿唇一笑,横了父皇一眼,颇有无奈。/p
多大岁数了?/p
居然如同孩子一般,玩起苦情戏来……/p
轻轻将糕点的碟子推到李二陛下面前,柔声道:“父皇这的哪里话?父皇如今儿孙满堂,枝繁叶茂,纵然几位兄长和几位姐姐妹妹都已成亲,但宫内尚有兕子幺纪王代王赵王曹王几个弟弟承欢膝下,您这么,可是要伤了他们的心呢。”/p
李二陛下便道:“幺转过年也到了成亲的年纪,兕子虽然身子弱,但是这两年修养得不错,也得给他找个婆家了,倒是你,年纪也不了,整日里在道观带着,青灯古佛寂然清冷的,父皇好似盼星星盼月亮一般才能看到你偶尔回一趟宫里,你你到底想要如何?”/p
对于这个闺女,他算是操碎了心。/p
和离也就罢了,皇帝的女儿哪里愁嫁?满长安的世家子弟排着队的任挑任选,可偏偏一个都看不上。如此也就罢了,还要整日里跑去终南山的道观,修道成仙那种事情岂是那般容易?/p
女儿家家的,将其当成一个兴趣,偶尔修习一番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就行了,可若是沉迷其中,成何体统?/p
自己动用举国之力,对于成仙之道亦是一筹莫展,弄一个竺番僧还得藏在九成宫,炼丹制药也得偷偷摸摸,这条路着实不好走……/p
长乐公主低眉垂眼道:“女儿并不急,留在宫里陪伴父皇几年,难道不好吗?”/p
李二陛下心那倒是也好,可关键你这一年到头的在宫里待几?/p
见到自家闺女这副神情,李二陛下便无语嗟叹一声,知女莫若父,长乐这个外柔内刚的性子他是极为了解的,知道她一旦打定了主意,谁劝也不好使。/p
若是文德皇后还活着,她的话长乐大抵还能听得几句……/p
“唉!”/p
李二陛下摇头叹息,真真是儿女债,还不完。/p
内侍总管王德轻手轻脚的走进来,低声道:“陛下,荆王殿下求见。”/p
李二陛下一愣,这位皇弟没事儿轻易不进宫,但凡进宫了,那一准儿有事儿。/p
“可知所为何事?”/p
王德道:“据荆王殿下,他新近得了一顾长康的画作,特意进宫,进献于陛下。”/p
“哦?”/p
李二陛下一听,顿时双眸一亮,精神起来。/p
别看他半生戎马,如今又贵为帝王,可骨子里却妥妥是一个文艺青年,对于文学之爱好一以贯之,尤其是对于名家书画更是达到了一种痴迷的地步。/p
当初他为撩到“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身为九五至尊,居然指使大臣前往山阴县,从一个寺庙和尚那里将《兰亭序》给偷骗出来……/p
顾长康既是顾恺之,时人将其誉为“画圣”,出了名的“画绝文绝痴绝”三绝,其作品甚多,但是真迹太少,每一件都是精品,地位绝对不比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差,当即哪里还坐得住?急忙起身,对长乐公主道:“为父去去就来,看看你荆王叔到底得了什么宝贝!”/p
言罢,便匆匆离去。/p
回到神龙殿,便见到李元景一身常服,手里拎着一个卷筒,正在殿内四下张望,李二陛下三步并作两步,上前盯着李元景手里的卷筒,疾声道:“当真是顾恺之的画作?”/p
李元景得意一笑,将卷筒放在桌案之上,从中抽出一张花卷,摊开来放置于桌上,李二陛下早就凑过来看。/p
这是一幅人物像,正是顾恺之的拿手绝活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