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煦自斟一杯,嗅闻茶香,赞叹:“烹茶手法不同,一样的茶却有多样的变化。人亦如茶,活在不同的权势之下,所想所为皆不同。”
“元五爷得是。生为人,需学会断舍离。”
诸葛弈浅饮半口即倒掉,开始重新烹制。他痴迷茶,对茶极为苛刻。水,茶,茶具,煮水时间的把控,烹茶的顺序……每一步做得丝毫不差,才烹出一壶令他满意的茶汤。
元煦默默地看,心思百转千回。他倒掉杯中的温茶汤,苦笑道:“断舍离,谈何容易?八大氏族在瓷裕镇盘踞百年,平日虽有内讧,面对外族入侵时极为团结。”
“元氏的先祖为何迁徒到瓷裕镇?”
诸葛弈派人探查过元氏族的历史,元氏族原在江南,后来迁徒北上落户瓷裕镇。元氏历代家主的宏愿皆成为瓷裕镇的第九氏族,可惜八大氏族的关系盘根错节、亲密无间,连根针都扎不透的。
元氏族在瓷裕镇的尴尬地位一直是元氏家主们心中的痛,与八大氏族的敌对愈演愈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十年前,亦是断送元煦和莫容玖好姻缘的那场风波。
元煦放下茶杯,叹道:“瓷裕镇曾有一个大氏族,我们元氏先祖与那个大氏族的先祖是表兄弟。”
“你的是……瓷裕镇,俞氏?”
诸葛弈笑看元煦一瞬的错愕神情,颇有一丝捉弄得逞的得意。
元煦惊讶,问:“依你的年纪,不该知晓俞氏。”
“略有耳闻。”
诸葛弈烹好新的茶汤,为元煦斟一杯,:“我乃下第一大商,又身在江湖。有些往事无需刻意探听,便有人在耳边絮叨。瓷裕镇的八大氏族权势盖过朝廷命官、镇守帅将。你猜京中的那位九五至尊,能睡得安稳、吃得香甜?”
“诸葛公子少一个身份。”
“什么身份?”
诸葛弈诧异,他的几个身份已揭穿,还有什么隐秘身份是他“少”的?
元煦放下茶杯,起身恭恭敬敬地跪拜行礼,:“义亲王恕罪,民失礼了。”
“元五爷快请起,原来是这个。”
诸葛弈哑然失笑,虚扶一下元煦。待他落坐,笑道:“元五爷以为我到瓷裕镇做绘师,是皇帝老儿安派的?”
“应是一个原由。”
元煦直言不讳,承认自己如是猜测的。
诸葛弈微微摇头,:“非也非也。我与乌氏族有血海深仇,即使没有皇帝的密旨,我亦会覆灭八大氏族。乌氏族的大仇人已死,我本该离开的。但……如今多了一个她,八大氏族更留不得了。”
元煦叹道:“你所的乌氏族大仇人,就是隆福家庙的悟戒大和桑”
“是。”
诸葛弈饮尽一杯,:“十五年前,悟戒大和尚还是乌氏族长。为了保住他的女儿,他以纳妾为由在诸葛村寻找年满十四岁的女子。谁知我的姐姐诸葛樱入了他的眼,他竟……竟然花言巧语诱惑姐姐。”
“姐姐对他一见倾心,宁愿抛弃家人也要与他成就姻缘。祖父祖母、爹娘、大姑姑、姑姑想尽办法阻止,却招来乌氏族长的凶狠报复。他将姐姐囚禁在奁匣阁,又率众烧毁诸葛村,害死全村的人。待姐姐知晓他是乌氏族长时,正是她的及笄生日。那一,她代替乌氏族长的女儿成为奉先女,升仙祭祖。”
元煦大感震惊,没想到悟戒大和尚曾是乌氏族长,且做出李代桃僵、谋害人命的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