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局中?”荀瑷看着荀彧,等他继续道。/p
荀彧笑着问道:“在你看来,伯照先生的变法,核心内容是什么?”/p
“经济发展啊!”荀瑷不假思索的道:“老师一直强调,一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变法改革!”/p
“而且老师也的确是这么做的。”荀瑷继续道:“钱庄南盛商铺盐业酒业矿业农业老师都有布局。这都是从商业发展着手的,眼下也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眼下下能够相对平稳,靠的就是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反哺下带来的利好。”/p
荀瑷顿了顿又道:“而且眼下只是司隶这边有了动作,下这么大,等到全都完成改革,想来大汉朝恢复鼎盛时期只是时间问题,甚至可以这么,大汉朝将迎来最强大的时期。那将是一个真正的盛世。”/p
“你的都没错。”荀彧笑眯眯的回道:“但有一点,就目前来看,伯照先生变法的核心,显然不是经济发展....这个词倒是有意思。不这个...眼下伯照先生变法的核心,应该是...新学。”/p
到这里,荀彧又指了指自己的脑袋道:“准确地,是思想。”/p
“嗯?”荀瑷愣了:“这话从何起?”/p
“新学推广。”荀彧笑了笑:“眼下太常博士都换成了新学或者亲近新学之人,下各州部的官学,也加入了新学的内容。最重要的是....你难道没发现吗?从一开始伯照先生还没主持变法的时候,就先把科考给弄了出来。你他是为什么呢?”/p
“是为了为国抡才啊。”荀瑷皱着眉头道:“当时的情况咱们都知道,陛下一怒之下,几乎血洗了半个朝堂。”/p
“的确如此。”荀彧笑着道:“可是这科考白了,考试最核心的部分,可是新学内容啊。今年这一科也是如此。你,这是为什么呢?”/p
“这.....”荀瑷自然反应过来了。/p
“伯照先生主理尚书台的这段时间,除了日常的政务处理之外,其他的动作其实都是打闹,真正对朝廷有深远影响的,只有科考这一条.....这才是伯照先生最在意的地方。其他的施政,都是为了这一条打掩护的。不管是旧儒学还是世家还是你们的朝敌都盯着钱庄盯着南盛盯着军屯....等着这些地方出错。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第二次科考又开始了,还完成了蜕变,成了科举,加了武举。”/p
“进士科和武举两科加起来,几近一千人,这里面至少有三分之一是新学门人,剩下的三分之二肯定也收到了新学的影响。”/p
“这才是真正的手段,不声不响的就将新学的影响力拓展了出去。既能提高新学在朝堂的力量,又能让新学在民间成为显学。”/p
荀彧到这里,一脸佩服的道:“伯照先生的思路,可以是让某家茅塞顿开。变法,不仅仅是变法,而在于如何让自己从少数派成为大多数。”/p
“这一点,那位也看出来了吧?不然也不会眼巴眼望的来洛阳,搞这么一个讲学。”荀瑷忽然问道。/p
荀彧笑着点点头。/p
“哎,多事之秋啊。”荀瑷摇了摇头:“不过,我倒是对老师很有信心。”/p
荀彧闻言笑了笑:“我倒是对新学有信心。”/p
“这倒是实话。”荀瑷闻言大笑起来:“新学才是真正的经世致用之学!必然会把旧儒学给淘汰。用老师的话来,就是将他们扫入历史的垃圾堆里。”/p
“儒学本就是经世致用之学,只不过世人都忘了。”荀彧了一句然后又摇了摇头:“不这些,我很看好新学,也因此才会属意参加这一次的科考。到时候你我同朝为官,还要守望相助才是。”/p
这话不像是荀彧能够出来的,荀瑷觉得很有意思,笑着道:“难得你有事求我,我自然会答应的。”/p
“你啊你啊。”荀彧笑着摇摇头。/p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下人走了过来,是备好了饭菜,让两人过去。/p
“我等快过去吧,可不能让老师久等。”荀瑷连忙起身。/p
荀彧闻言点点头:“自当如此!”/p
两人跟着下人一路走到饭厅,饭厅内摆着三个矮几,成品字形,董明安坐在中间那一个矮几后面,等着他们。/p
“来了?”董明笑着对他俩举了举酒杯:“快坐下,咱们先喝一杯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