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即鹿> 第五十三章 小曹密进言 老曹的智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三章 小曹密进言 老曹的智囊(2 / 2)

“罢了,你接着说,正便是因为麴家怎么?”

“是。正便是因为麴家在东南八郡的根基太厚,东南八郡不设州,则八郡属陇州,还可以陇州州府之名,制此八郡,而若一旦设州,八郡自成一州的话,则麴家之势恐会愈大!”

曹惠想了下,说道:“你说的有点道理,……但既是如此,那现下幼著却又怎么不反对在八郡设河州了?”

“这是因为两个缘故。”

“哪两个缘故?”

“现今的朝局有所不同。现今朝中,麴令虽为中台令,朝权却尽归莘公之手,这样,纵是设个河州,也无须像之前那样,担忧朝廷鞭长莫及,致使麴家在八郡成尾大不掉之势。此其一。”

曹斐点了点头,问道:“其二呢?”

“麴侯去世已经数年,今麴家之宗主是麴令,麴令德望远逊麴侯,就不提八郡的右姓、豪族,即使麴令、麴家的故吏,若南安郭太守,及校尉邴播、屈男虎、屈男见日等等,於下也都转投到了莘公的帐下。麴令乏人望,麴家如今在八郡的声望日不如昔。此其二。”

“邴播诸辈,自麴球战死后,转投幼著帐下,此事我知。你说郭道庆也转投到了幼著帐下?此话从何而起?前次打南安,打下后,麴令不是还表举郭道庆为南安太守,并把八郡兵留给了他两千?郭道庆明明还是麴令的心腹,你怎么说他转投了幼著?”

“末将身在南安,这些时看得清楚,郭太守对唐使君,那叫一个心服口服,对莘公,亦是赞不绝口,言及莘公,他从来都是毕恭毕敬。现下他尽管名为麴令故吏亲信,心实已向莘公矣!”

曹斐低下头,寻思了会儿,抬脸说道:“老麴确是不如麴侯,目光短,且贪权。上次莘主堵住他的家门,骂得他半句话都应不出来,实在是丢脸至极!郭道庆转投幼著,倒在情理中。”

“明公说的甚是。”

“你说幼著不会亏待你,是因为麴家在八郡声势太盛,又说麴家日不如昔,小曹,你究竟要说的是什么?”

曹惠说道:“麴家如今虽渐不如昔,病死的骆驼比马大,东南八郡目前却仍是麴家独大。然请明公试想,八郡处湟水、洮水间,膏腴之地,民口繁多,并且东接秦州,是秦州的大后方,无论抵御氐虏,抑或出而进取关中,东南八郡都是至关重要,可谓要津之所也,既已地富民多,又要津之所,更关键的是,现在莘公已把朝权尽收己手,那接下来,莘公会怎么做?

“末将猜料之,莘公肯定会对东南八郡下手,消除麴家在八郡的影响力,把八郡重新再归入朝廷的直辖掌控中。……也许这次莘公同意设立河州,就是莘公要办此事的开始,所以末将才会说,只要明公向莘公提出,把末将安置到河州去,莘公就必会给末将一个显职重任。”

曹斐听明白了曹惠的逻辑。

前提是莘迩打算清除麴家在八郡的势力,把八郡的实权收归中央,然后,曹惠作为曹斐的心腹,换言之,也就是莘迩可用、可信的人,那么莘迩就必会借此河州新设的机会,委重任给曹惠,以达成将曹惠安插到八郡,从而制衡、减弱、最后彻底消除麴家在八郡影响的目的。

曹斐对曹惠一下子刮目相看,啧啧称奇,说道:“小曹,没想到你还有这眼光见识!”忖思着说道,“按你的分析,你说的这些像是不错。但麴家在八郡毕竟多年,他家在八郡的势力会是容易消除的么?”

“容易,也不容易。”

“此话怎讲?”

“不容易者,如明公所言,毕竟麴家在八郡经营多年,其势力盘根节错,要想连根拔起,实难速成。容易者,莘公在八郡也不是没有可用之人。”

“幼著在八郡有什么可用之人?”

“八郡之一的金城郡,是莘公的寓居乡里,金城郡的冠族、大姓,莘公可以用之;金城以外,八郡复多为侨郡,莘公,侨士也,如今莘公已是我定西侨士的人望所在,八郡侨士之力,莘公也大可用之;再一个,就是我定西其它名族和朝中重臣可用。”

“你说的前两条倒是不差,最后一条是什么意思?朝中重臣,我么?”曹斐实事求是地说道,“我现虽为我朝重臣,但我的家声,你是知道的,远不能与麴家相比,靠我相助,有点难吧?”

“明公自是其一,还有张家等我陇的阀族、右姓。”

“张家?”曹斐恍然,说道,“是了!你说的是张道岳!”想起下午在莘公府时,莘迩许诺与张浑,说会等到河州设立之后,迁张道岳为河州郎将府的府主,联系曹惠刚才分析的这些内容,他后知后觉,直到这会儿,才登时明白了莘迩为何会对张浑作此许诺的后头深意。

反反复复地想了多时,曹斐示意曹惠近前,曹惠含着丁香,迟疑靠近,曹斐猛地拍了下他的肩膀,说道:“小曹,你说的还真是对!看来幼著,的确是打算对八郡、对老麴下手了!”

曹惠说道:“明公,麴令虽有八郡之势,莘公却握国家权柄;麴家虽然门生故吏遍布军中,太马营等国家铁马,却在明公的掌中,并鲜卑、杂胡骑及健儿营各部善战精锐,唯莘公马首是瞻;麴家虽我陇阀族,宋、氾相继失势,其强援已失,莘公得太后信赖,凭连年为国开疆之胜和通过不断的新政,擢贤任能,今於国中的威望则一时无两。

“综上,末将断言,麴令断非莘公对手!

“明公,这是继宋、氾两家失权之后,我定西朝廷将再次出现的一次大变动,论其影响,因为麴家一旦失势,朝中就再无别姓可抗莘公了,实是比前两次宋、氾两家的失权还要重要。

“明公,当此变动到来之时刻,末将斗胆敢进言明公,宜找准时机……”

曹斐转来转去,情绪很高,打断了曹惠的话,说道:“你不要说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啊?”

“你是建议我找准时机,……”曹惠握住拳头,狠狠地往空气中打了一拳,说道,“拱老麴一下子!给幼著当个急先锋!这样,等到老麴下台之后,老子才能分到足够的好处!”

雅不过半个时辰,俗气又现。

曹惠说道:“是,此正末将之愚意,是否可行,请明公决定。”

“是否可行,当然可行!岂可可行,非常可行!小曹,老子以前小看你了,你他娘的真是老子的智囊!明天我就去找幼著,把你举荐给他!后天朝会,我要上书弹劾老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