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师德每都关注着签约率。尽管从各处传来的进度非常不错,但是常师德并没有被“大好形势”冲昏头脑。实际上,他给地会在琼山第一期的目标定得并不高:不过是拿下琼山县“旧地”的2先通过掌握这些土地来展开一个示范性作用。/p
他不指望能够很快的聚拢起琼山的大量“旧地”,琼山的农民和雷州的甘蔗农不同,后者是市场经济下的农民,对市场敏感,而且在运作中需要大量的流动性贷款来支持农业生产,对金融的依赖性大得多。糖业组合通过额低息贷款就能很容易的吸引住他们的加入。但是琼山的农民,尽管对贷款也有一定的依赖,但是依赖性远不如雷州的甘蔗农。/p
要让他们产生对市场的依赖性,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农民改种经济作物,经济作物还有个最大的好处是对农业技术要求高,收益又好,对希望能够快速见到利益的农民来是个很好的选择。常师德准备在地会的签约农民中推广甘蔗种植。/p
“现在的形势很不错嘛。”刘翔对地会这次运动很有兴趣,觉得农委会这次在具体操作上比指示要和缓不少,没搞成规模的运动式“集体化”,还是来个润物细无声式的。很对他的胃口,“我看你的目标可以提升,加把劲上涨到5。”刘翔在地会的办公室看到最新的进度表的时候。/p
“就算全琼山的农民都肯签约,我还不想接受呢。”常师德看着进度表,“***是要犯错误的。”/p
刘翔笑道:“有什么错误?我们又不是搞强行一大二公式的集体化……”/p
常师德摇头:“不能许不能兑现的诺言,这是搞行政工作的基本原则。你不反对这话吧?”/p
刘翔点头:“就算要食言也得有过得去的理由。”/p
常师德嘿嘿笑了笑:“咱们不谈特殊的情况。就我们的自己的定义,地会是受农委会指导监督的经营性的合作组织,它不是官僚机构,而类似于商业性组织。但是对农民来,地会就是官方组织――就实际来,他们想得也没错。”/p
他接着道:“我们现在为了拉他们入会,既然不用行政手段就要用经济手段,等于是在开支票――当然不能开空头的支票。”/p
地会或者地会的真身农委会到底有多少实力,常师德知道的一清二楚。就是在临高的地会系统已经运作的比较成熟了,在物质和人员上依然是处于紧张的状态之下,特别是农资和农技人员上的缺口很大。/p
现在农委会面对的不是一个临高,而是整个海南岛,其中最具农业开发潜力的琼北各县和三亚大区都是农委会开发扶持的重点,乱开支票的最终结果就是无法保证兑现诺言,最终造成失信。/p
为此,地会除了在临高之外,大规模开展活动的仅限琼山和文昌两个主要农业县。叶雨茗原本期望在1631年度至少“农合”20的有地户,但是在吴南海等饶坚决反对之下被缩减到5以下。/p
吴南海和常师德的反对理由很充分:没有人,也没有足够的种子农药和肥料。/p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组建第一机动联队进行流动化的机械化耕作就是农委会的一个重要措施:以少量的人力和机械就能完成十倍乃至二十倍以上纯人力才能完成的工作,最大限度的节约会员农户人力。否则的话,仅最低限度农田基本水利建设就足以耗干客户农户的全部体力。/p
只有把会员农户的人力节约出来,才能使得他们有兴趣或者不如有能力参加地会组织的各种活动,比如农业技术培训――仅仅依靠临高的农技员蜻蜓点水一样的服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本地也建设起队伍来。/p
常师德道:“我们要在城里搞个农业学校,你这个县办主任可要大力支持……”/p
刘翔心中一喜,执委会总算肯松这个口了,他刚到琼山的时候就申请在琼山办学,但是被无情的打了回票:“目前办学时机暂不成熟”。当初接到回复的时候他还骂了一阵官僚主义的娘。/p
“别农业学校,就是开个大学我也愿意倾家荡产的支持……”刘翔口不择言的拍胸脯。/p
“嘿嘿,有你这话就好。”常师德从抽屉里拿出一支雪茄来,“来一支?真正的李荃限定版,我直接从老吴办公室搞来得――咖啡馆卖得那些知道是谁卷得……”/p
“最多就是他农场里的农妇卷得嘛,你还真信是在大腿上卷得?要这样我还没兴趣抽了。起来,南海这么搞是不是有违专卖法啊?我记得烟草食盐和酒可都是专卖局的管辖范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