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登高是广东人,能一口很好的广府话――琼山这边也能听得明白。纪登高是不成器的算命先生出身,到处走街串巷,能会道,在这次救灾活动要起到重要的作用。/p
“乡亲们,我们今能在这里见面,无非就是一个缘字,简简单单一个缘字,把我们的心紧紧的连在一起,俗话:人生一面之缘需五百年同舟共计!”/p
他喋喋不休的和难民们大套近乎,不时的还露出几句洋泾浜式的琼山话,让原本有些惶恐不明白的难民们安下心来。/p
“今既然我们有缘在这里相识,我给大家每人一个饭团子!”/p
纪登高发表完这一套旨在“拉近乎”的演之后,下令工作人员把做好的饭团先发给下面的难民们。/p
“不要挤,慢慢来,每个人都有份!”纪登高拿着喇叭喊道,着几个士兵抬着装满饭团子的大筐子,一个人一个饶发了过去,每人一个,童叟无欺。/p
饭团是用煮熟的糙米加上少许盐醋和乌梅干做得,外面包上紫苏叶――实际就是日式饭团。这种饭团在夏可以短时间的保存。味道也还过得去,对食物短缺了很久的难民来简直是美味佳肴。/p
但是分量实在太少,一个饭团简直比核桃大不了多少,加上醋的作用,反而把饥民们原本已经萎靡下去的胃口又给刺激起来了。许多人一口吞了下去,又恋恋不舍的瞧着台子上煮的大饭团和翻滚着,冒着香气的汤,一个个眼光直勾勾的。/p
纪登高见时机已经成熟,又站出来,拿着大喇叭:/p
“各位乡亲!这个饭团的滋味怎么样?”/p
“好吃!”“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混在难民中的几个宣传处的特务大声的喊叫着――这些人全是精心挑选出来的身材矮面黄肌瘦的人,免得营养太好惹人注目。/p
众难民原本就因为缺粮而头昏眼花,乍吃了这么个饭团,一个个精神头暂时吊了起来。/p
“各位乡亲!我和你们原来是一样的人……”纪登高开始声情并茂的起了自己的“家族惨史”――虽然全篇都是笔杆子们撰写的选材材料,但是其中倒也不乏纪登高本饶经历,他虽然是城市贫民出身,到底也是过过苦日子的人。/p
纪登高不愧是算命先生出身,一张嘴起来声情并茂,得惨痛处,也不知道是演戏还是真得触到了心中痛楚,不由得泣不成声。一时间将台下的难民的情绪都调动起来。/p
纪登高的这番辞可不是魏爱文的“忆苦思甜”教育的翻版:难民们现在无“甜”可言,他的发言稿其实走得是所谓“成功学”和“传销”相结合的套路。/p
第一步是和难民之间套近乎,第二步是推己及人,用成功来诱惑失败者,搞前后对比。这是传销中的常用手段。/p
纪登高的成功学演先从“自己的身世”起,少时是如何的穷困,如何的放羊赶鸭;长大之后为人做过佣佃过田,遭遇种种欺凌辛苦,这些材料并非全部胡编,除了他本饶经历,还有许多是文宣部从成本的流民自述材料里摘抄来得。/p
“……为什么我们这么苦?为什么我们这么穷?一代一代的做牛做马,还要吃不饱饭?!”纪登高的瞪圆了双眼对着下面吼道。/p
刘翔想,要是现在是一部革命影片,那么他知道台词是什么样的,但是现在他有点吃不准了。因为元老们中间除了极少数之外没有人打算打到剥削阶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