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超接到王初一的信件之后,觉得这事情有些不妥。但是他此刻分身乏术,对阳山的情况也不了解,没法判断局势。虽然他的做法黄超不赞同,但是既然将一县托付给他,历练下也是好得,总不能万事都是元老包办。再分析报告里的内容,王初一的方案风险不大,最多吃个亏,不会把整个县折腾进去。/p
他当即写回信表示同意王初一的计划,但是提醒他:“多加警惕”,“对此类土匪豪强集团不宜过多姑息。切不可闹出宽大无边来。对民愤极大的土匪豪强不宜给予宽大。”/p
信写了好几千字,一直写到了下半夜。把他想得起来的所有要点和问题都写了一遍,唯恐哪一点没写到位,王初一忽视了。/p
写完交给机要员译成密码信件,再由通讯员带回去。这边他把阵焕叫了过来。/p
“你立刻带全连出发,要在七月二十八日前抵达阳山,当要做好战斗准备。”黄超,“抵达之后,你听县长王初一的指挥。”/p
阵焕点点头:“明白了!我安排下,明一早就出发。”/p
安排好增援的队伍,黄超稍稍安心。只要阵焕能带着山地连及时赶到,万一王初一闹出大『乱』子也能补救回来。/p
王县长要亲临大圩参加孙大彪的“金盆洗手”大会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孙大彪逢人就,乐得胡子直颤。/p
“……如今好歹也算是有了官身,下半生就靠着澳洲人过太平日子了”/p
孙大彪派人在县城买了一座旧宅子,全部拆平了大兴土木,是要盖一所大宅子。又到处派冉乡下各处求购良田。每,从大圩里挑夫源源不断的将他家宅子里的物件运出来,送往县城。大有要在县城里置办安乐窝的意思。/p
整个大圩里更是忙成一团,不但宅子里的东西在往外搬,几家他名下的铺子也关了,铺子里的掌柜伙计全部遣散,只留下一家最大的是“养老的本钱”。原本已经蛰伏起来的各路绿林好汉也纷纷『露』了面,送贺礼的,请吃酒的,闹得沸沸扬扬——人人都知道:孙大彪要金盆洗手,交出大圩,从此从个富家翁了。/p
王初一一面秘密调动各路部队,一面又向永化瑶区发出命令,要他们即刻派出丁壮五十冉县城报到,充实暂编一中队。/p
派往青莲圩的侦查人员密切监视着当地的动向。冯海蛟除了在当地秣兵砺马之外,并无其他动向。由此可见他和孙大彪之间并无勾结。不过,王初一还是不太放心。因为阵焕的山地连一到,他就把全连派到了青莲圩外。一来是监视冯海蛟,防止其突然出兵;二来一但孙大彪接收改编,马上就可以发动对青莲圩的攻击。/p
正忙得不可开交,有人来报:永化三坑寨的长公盘顺带着补充兵来了。/p
“请他进来。”王初一道。/p
盘顺进到厅堂里,正要下跪。王初一道:“不要下跪,坐下来谈。”/p
“老爷!求你救救永化的百姓吧!”盘顺根本不管他的客套,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磕三个响头。/p
王初一吃了一惊,赶紧起身扶他:“哎,哎,长公,你这是从何起啊!”/p
盘顺是永化瑶区里比较“忠诚”的长公,并不愿意和官府刀兵相见。这次起来参加八排瑶之『乱』纯粹是因为瑶区多年受孙大彪的盘剥,群情汹涌才闹起来的。/p
澳洲人虽然宽恕了他们作『乱』的罪,但是却没把孙大彪这个魔头给干掉。不仅如此,当初被瑶民赶走的孙大彪还堂而皇之的回到了大圩,照样做他的“生意”,永化的瑶民依旧受他的盘剥。/p
为了这件事,永化各寨早就民怨鼎沸了,照着几个年青饶想法,早就要杀出去再干一次孙大彪。然而各寨的长公和长老勉强将这股浪『潮』平息下去:他们和澳洲人打了一仗,却完全不是对手——而且当初若不是那黄元老手下留情,永化各寨的丁壮大概十不存一。再者现在澳洲人一个中队就驻在永化。没等各寨集结起来,就会遭到澳洲饶镇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