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一次常规的袭扰――按通报,最近此类袭扰高发,一般规模很,只要是做好了防护的船队基本不会有什么损失。/p
但是刚才的鸣镝和红『色』的测距箭给他的感觉却不是这么回事。/p
“发出战斗警报!发信号给左支队,前面有埋伏!”他着,从了望台上下来,叫船上两个南洋步枪『射』手爬上去。/p
随着三声急促的汽笛响起,左路支队的1号艇也回以三声汽笛――朱四那边也有情况。/p
“叫大家沉住气,”李冬大声,“随时准备战斗!”/p
罗茂凑了过来:“中队长!要不要开炮……”/p
“不着急,现在开炮就是浪费弹『药』,”李冬道,“火轮这么大动静,他们肯定早就知道咱们要来,就在这儿埋伏咱们!”/p
船上的12磅山地榴的弹『药』本身就不多,如果现在消耗了,待会真遇到紧急情况就不够了。/p
“朱大队长有命令!”船台上的信号兵大声,“单纵队变双纵队,保持航速,继续前进。”/p
单纵队变成双纵队,就是从行军队形变成了战斗队形,按照事先的预案,左右支队的活力各负责一个方向。即保证能同事发扬火力,又缩短了行军队形。/p
船队继续前进,航道越来越窄。岸上『射』来的零星箭矢落点离船越来越近。不用,一旦进入有效『射』程,多半会有一波猛烈的箭雨抛洒下来。/p
尽管轮船两舷临时安装了铁板和竹把盾作为防护,可是抛『射』的时候这些防御措施并不能百分之百的防住从而降的箭矢。虽众人慑于纪律表面上不敢言语,心里还是不住地求老让他们赶紧穿过这浅滩。可事与愿违,眼看就要驶出浅滩的时候时,1号艇像是撞上了什么东西,船体发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咯吱”声,烟筒冒出一股黑烟,就这么停在了航道中间,紧接着2号艇也猛得一震,停了下来。/p
李冬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挤到『操』舵的船长身旁。/p
“怎么不动了?”/p
“可能是上游的残骸被冲到这儿堆积起来,堵住了河道。上回来的时候还不是这样的。”/p
李冬听过,华南军打肇庆的时候,就在羚羊峡和明军水师大战了一场,击沉了不少船只,残骸大概就是那时候留下的。可这里距离羚羊峡可有好长的一段路,而且堵哪里不好偏偏把航道给堵住了!这也太巧了?正疑『惑』间,水兵已经从底舱爬了上来,报告船底无破损。/p
“我现在倒车,先退远些,不然会搁浅的。”船长,“我看有没有从其他航道能不能过,要真不行就得组织惹陆排障了。”/p
“中队长!1号艇传来了消息:要你立刻过去商量。”/p
李冬很快就上了1号艇。朱四蹲在驾驶台后面的装甲屏障后。/p
“刚才船长和我了,这边没法过了――要么就地派人下船排障,要么掉头走另一条航道。”朱四的脸『色』有些紧张,“你怎么看?”/p
“2号艇的船长也这么。我的看法是让士兵下船,就地排障……”/p
朱四摇了摇头:“现在江两岸肯定有敌人埋伏,我们下船就失去了屏障,一旦被敌人袭击伤亡会很大……”/p
这也是李冬担忧的,既然朱四不太赞成,他就提出了另一个方案:走沙洲北面的航道。/p
“这条航道舵手也能过,就是狭窄的多。”/p
一旦被袭,那边的危险比在这里就地排除要大的多,因为航道几乎就在岸边。/p
朱四一会看着地图,一会拿起望远镜看岸边,脸上很是犹豫不决。蒸汽机发出有节奏的轰鸣声,这震动让李冬暗暗焦躁:在他看来,不管采用哪个方案,都有风险。但是不管采用哪个,总比待在这里发愣强。/p
“中队长……”就这么看着朱四犹豫了差不多五分钟之后,李冬终于忍不住催了:“咱们在这里不能久留,还是赶紧行动吧。”/p
“李冬,你看采用哪个方案好?”朱四又把皮球提了回来。/p
李冬一愣,道:“我的看法是走北面的航道――这里航道肯定是人为堵塞的,到底堵成什么样子,用什么东西堵的我们都不知道,现在手里也没有合适工具和设备,清理障碍怕是没那么容易……”/p
下次更新:第七卷广州治理篇356节/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