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难民络绎不绝的从各地往屺坶岛而去,就是那些结寨自保,暂时还没有攻破的寨子,在叛兵日趋强大的声势之下也被收容队的人连哄带骗的拖家带口的往屺坶岛流动了。一时间,整个屺坶岛地区人满为患,幸好进入农历二月上旬之后,屺坶岛周边海域已经化冻,因为冰冻而受到严重影响的码头恢复了原有的运力。原先主要航行于济州岛-台湾-香港之间的船只开始改为航向屺坶岛。在香港的发动机前指已经下达了全面从山东抢运人口的命令。/p
为了减低人口转运中的协调复杂程度,充分利用船只和洋流风向,在香港组织船阅索普下令所有从屺坶岛运送难民的h800船只全部航向济州岛,在济州岛卸下人口,而非过去的一部分转越济州岛,一部分转越高雄。/p
由于屺坶岛到济州岛的距离很近,航渡时间短,对难民的体质要求可以降到最低,这意味着难民无需进行一段时间的恢复,只要稍加补充饮食即可从屺坶岛起运。大大降低了对屺坶岛的居住补给需求。难民转运最紧张的时候,从外面收容来得难民只对健康状况稍加鉴别就可以直接上船。/p
难民在济州岛就地进邪净化”处理。再经过60的检疫之后再用船运往高雄。目前高雄已经有来自鲁南和浙江的移民一万多人。由于岛上几乎没有基础设施,一时间无力再接纳更多的人口流入了。在济州岛的“净化”时间正好作为高雄的缓冲建设时期。/p
从洋流和风向考虑。东北亚沿岸是向南的寒流,流速大约2节,台湾海峡附近向外是强大的黑潮暖流,流速大约4节左右。所以船队在南下的时候可以借助寒流,北上的时候则循着黑潮航校/p
这样的话,从济州岛样到台南还是临高,都不需要别的中转地。如果是蒸汽船,8节速度加2节海潮就是10节,一是240多海里。从济州岛3就能到台南,5能到临高。h800和其他帆船虽然速度慢一些,但是至少也有4节左右的速度,北上加上黑潮暖流,就是时速6节,按照白10时保持6节航速,晚上14个时维持在4~5节航速,合计一能达到100多海里,从台南北上济州岛可在7~8走完,如果是南下,走海岸线,寒流加成1~2节,从济州岛到台南大概需要10时间。/p
难民在台湾休整数日之后再根据企划院编制的人口需求每周动态表决定人口转运流向。/p
为了进一步减少周转时间,发动机前指在高雄设立专门的人口转运中心,直接进行人口分配,除了留在高雄之外,大部分运往海南,分配到临高和海南岛上的其他各州县,也包括三亚大区。就是并不缺少人口的香港也分配了少量山东人口。/p
这是执委会第一次引入大量的北方人口,执委会要求将其尽可能广泛的分配到各个地方,逐步建立起海南台湾的“移民社会”,避免某一方言区人口过多,破坏原先的乡土社会宗族社会。/p
红日一轮跃出洋面,前一已经装满了难民的js14运输船队升起了旗帜开始起航。朱鸣夏正在旗舰上。山东这里的军事局势大致已经稳定,作为支队长,他很有必要去关心一下北上支队的另一部分:济州岛分遣队。/p
尽管济州岛上的李朝军队已经被完全摧毁,但是岛屿腹心地区的尚未建立起全面的控制,考虑到下一步可能会开展治安战,朱鸣夏决定一到济州岛就展开这方面的专门教育。/p
为了加强对济州岛的控制,这一航次上除了难民之外,还装运了屺坶岛组建的一部分乡勇队。这些乡勇队将在济州岛编入被正式编入北上支队,授予济州岛挺进纵队的番号,接受标准军事训练,完成训练后就成为守备部队暂时驻在济州岛。总参打算以后以少量北上支队人员为核心,编入济州岛挺进纵队组建国民军济州营作为当地的常备军。/p
此外,在山东获得的马驴骡子和牛,因为岛上难以饲养,除了留下部分战马之外其余这次全部装运上船,运往济州岛。/p
经过三的航渡,js14运输船队顺利进入了朝浦。自从北上支队占领济州岛后,对济州岛的改造工程立刻上马。这里是第二舰队的锚地元老院的马场难民的中转站,还要担负起未来东北亚的贸易活动,军事活动的后勤基地。而这一切都需要船只运输。所以现在整个港区一片狼藉:伴随北上支队而来的归化民建筑队在加班加点搞基础建设,由岛上的百姓和官奴婢们编成的“奉公队”充当力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