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一张方子。/p
看到桌上放的两只摞在一起的碗,应该是他们来的突然还没来及洗,颜色有些可疑。/p
袁明珠拿起来闻了闻,果然是人参的味道。/p
想想就明白了,韩家应该是用人参给两个孩子吊着命,难怪风寒症把家里吃得家徒四壁。/p
袁明珠把药碗放下,说:“人参不能再吃了。”/p
韩老爷子:“这……?”/p
觉得人参是最后的救命稻草,就怕断了人参就断了生机。/p
袁明珠毕竟太小了,韩老爷子也不敢把这么重要的事押宝在她身上。/p
袁明珠:“他们这种情况吃人参,无异于饮鸩止渴,本来内里就是个大火炉子,你们再不停的往里头添柴……!”/p
看到老爷子悔不当初快哭的模样,袁明珠换了话题:“我写的这个方子里有温补的药材,就能帮他们固本培元,确实不用再用人参了,您放心吧,停了人参也没问题。”/p
又说:“也亏着你们舍得给他们用人参,才让他们能熬到现在,人参虽然让他们越来越重,如今治起来麻烦些,但是没有人参只怕早……。”/p
此时再追究对错已经没有意义,人活着才有痊愈的希望。/p
韩老爷子的面色好了许多。/p
不知道为何,看到袁明珠从容不迫,遭到质疑也不着急,解释得有条有理,让他觉得莫名信服。/p
“是,不吃了,停了。”/p
禹麟娘下了工回来,看到袁家诸人又回来了也是一愣。/p
得知两个儿子找到病因了,慢慢吃药就能好起来,眼泪也是刷的一下就出来了。/p
有时候无声的哭泣才最悲伤。/p
要说一个家里谁最关心孩子?/p
或许不是当娘的。/p
但是承受压力和责难最多的,一定是当娘的。/p
有那一等糊涂的人,会责怪当娘的生出来不健康的孩子,拖累了家庭。/p
禹麟娘躲出去了,也不知道是继续哭去了,还是怎么了。/p
不过一会功夫就整治了一桌简单的饭菜。/p
饭菜是真简单,不是袁明珠客套的想法,一桌子全是“绿”色食品。/p
禹麟娘在围裙上搓着手:“时间匆忙,没什么准备,您老别,别嫌弃。”/p
脸上全是窘迫。/p
袁明珠拿去筷子,用夸张的语气说:“哎呀,我这些日子在船上待着,上顿鱼,下顿鱼,下下顿还是鱼,如今可算是见到蔬菜了,我得多吃点。”/p
袁弘德:“喜欢就多吃点!”/p
袁明珠夹了一筷子水芹菜放进嘴里,“好吃。”/p
水芹菜得配腊肉炒,素炒的水芹菜,再缺油少盐,说好吃绝对是骗人。/p
袁伯驹和袁仲驹心里有数,也跟着夹了一筷子,咽下去以后露出八颗牙的迷之微笑。/p
禹麟娘终于放下心来。/p
袁明珠觉得以这家人的勤劳,不用再吃人参以后他们的日子肯定会慢慢有起色。/p
困难是暂时的,以后就好了。/p
得知他们是去京城买明瓦,韩老爷子在心里琢磨:那东西分量重,你们需要的量也不是少数,这车马船费也不少。/p
问袁弘德:“先生回程还走水路吗?”/p
袁弘德摇摇头:“回程带着重物,准备走陆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