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林老师接着:/p
“智能汽车在亚洲的发展,主要代表是日本。/p
日本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有这么几个特点:/p
一是合理的顶层设计。/p
1973年,日本进行其第一个its项目cacs,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动态路径诱导系统。/p
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官民学协调体制下相继完成了路车间通信系统交通信息通信系统广域旅行信息系统超智能车辆系统安全车辆系统及新交通管理系统等方面的研究。/p
从1991年12月开始智能交通系统标准的全面制定工作,由日本汽车委员会担任标准制定的秘书单位。/p
在此基础上,1994年1月,日本组建了由通商产业省运输省邮政省建设省和警察厅参加的全国统一智能交通系统开发组织“道路交通车辆智能化推进协会”(vertis),其使命是推进its的研究开发和利用。/p
并于1995年制定了《公路交通车辆领域的信息化实施方针》,提出了日本智能交通系统研究开发的九大领域。/p
即包括先进的导航系统etc系统安全驾驶支援系统交通管理最优化支持系统道路高效管理系统公交支持系统商用车辆运营管理系统行人支持系统和紧急车辆支援系统。/p
1996年7月,制定了《推进智能交通系统总体构想》,提出了曰本未来20年智能交通系统的长期构想,明确了产学官商的合作开发机制。/p
在2000年的《高度情报通信网络社会形成基本法》2001年的《e-mpan战略》以及《e-japan优先政策计划》中,智能交通系统都被放在了it社会中的关键要素位置。/p
《智能交通系统手册(2006)》把日本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全民促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发展,并积极向国际标准靠拢。/p
二是兼顾管理与信息功能。/p
日本的新交通管理系统(utms)以先进的控制系统为中心,由11个子系统组成,并以现有的交通控制系统为基础发展而成,对交通流进行全面的管理。/p
其核心是在车辆与控制中心之间实现交互式双向通信,通过日本都道府县的警察部门及道路管理者采集的各类交通信息,首先汇集到日本道路交通信息中心;/p
随后传输至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ics)中心,进行信息整合后,通过多种方式发布向出行者发布各类信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