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准备现在告诉于招娣,这个时候告诉她,很可能她一天都心思上课,还是等下午要放学的时候再说吧。
到了中午,张翠花和于全良又来了,这回她做了六十五张饼,要不是时间不够,她恨不得做一百张,两百张!
校门口有好吃的卷饼的消息学校的学生已经差不多都知道了,见她又来了,全都蜂拥而至。
甄宝和于来娣帮忙收钱,张翠花卷饼,于全良打下手,帮着递东西。
不一儿卷饼再次卖光,张翠花连休息都不想休息,想立即回家做饼,不过却被甄宝拦着了。
甄宝:“妈,晚上别做那么多了。”
张翠花一脸疑『惑』:“为啥?生意这么好,当然应该能做多少做多少!”
甄宝一脸无奈的看着已经掉钱眼儿的张翠花,“晚上走读生都回家吃饭,出来买吃的的剩住校生了。”
张翠花点点头,继续催促于全良快回家,显然是怎么听进去。
甄宝摇摇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剩剩吧,他们家人口多,一人吃个,损失不了太多。
晚上再来,张翠花果然听甄宝的,直接做了七十张饼。
见围过来的学生显减少,张翠花有点慌,等学生都走光了,饼还剩下一半,张翠花的脸『色』已经十分难看了。
一张饼肉酱的一『毛』二,素的九分,加鸡蛋还要多五分,现在剩下十多张,那是块多啊!
她赔了块多?!
甄宝原本还想让张翠花吃吃亏,做生意别这么冒进,见她一副天塌了,随时都要过去的表情,不得不出声安抚,“事儿事儿,这卖不出去咱们去别的方卖,今晚肯能卖完!”
张翠花有气无的道:“哪还有别的方,镇上镇中学这儿最热闹。”
甄宝:“咱们去纸箱厂那边,那边都是上班的职工,有钱!”
张翠花闻言,总算不垂头丧气了,收拾东西想过去。
甄宝:“妈,你先给大姐卷两个,我给她送过去。”
临近晚上放学的时候,甄宝已经去跟于招娣说了家在学校门口买卷饼的事,交代她晚上不用去食堂吃饭了。
刚刚于招娣过来过,原本想帮忙,不过又被张翠花给撵回去学习了。
卖饼哪有她儿子的前途重要?张翠花心算的门儿清,可不能为个钱影响了儿子以后的前途!
一家口来到纸箱厂,这个时候正是下班点,这确实有不少人,不过买饼的却不多。
成年人思想更成熟,而且大分人还要养家,所以即使嘴馋了,忍住,选择把钱省下来。
他们一直待到纸箱厂关大门,卖出去二十张饼。
正当张翠花看着剩下的饼发愁的时候,甄宝直接道:“回去吧,剩下的咱们自己吃!”
张翠花抬头看看已经个人的街道,点点头,老实听儿子的话,收拾东西准备回去。
“咕噜——!”这声响亮的腹鸣把一家人都听愣了。
于全良不好意思的『摸』『摸』肚子,“那个,太饿了,平时这个点都吃完饭了。”
一想到回家还要差不多一个小时,张翠花干脆借着路边人家屋的灯光,先卷了九个饼,于全良仨,儿女和她一人两个。
待一家人吃饱了,才坐上轮车回去。
到了家,于全良又饿了。
张翠花:“……”
骑车确实耗体,见剩张饼了,她干脆都给卷了,于全良一人吃了两个,剩下的一个被张翠花母子人分了。
******************
张翠花的卷饼生意上了正轨,连家的都不种了,雇了邻居帮忙看顾,两口子每天早出晚归的卖卷饼。
家的条件越来越好,在放寒假的时候,于家添了台收音机。
这在村子造成的轰动仅次于有电视机的村家,来于家想听收音机的人络绎不绝。
不过在发现于家的收音机放的全是鸟语后,来的人少了,办根本听不懂啊!
收音机是甄宝要买的,是用来学习用的。
这个时代的人大多学的都是哑巴英语,等到了大学,再想改发音练习口语非常困难。
现在有了收音机,姐妹俩事儿跟着练练口语,以后大学考级的时候轻松不少,而且好的英语口语对以后的业有帮助。
收音机属于贵重物品,学校又人多眼杂,若是带进学校磕到碰到得不偿失了,所以他们上学的时候收音机都是由于全良保管。
于招娣由于住校,只有中午和晚上休息的时候能跑出来听一儿,其余时间收音机都是甄宝和于来娣在用。
一开始于全良听听新鲜,不过后来发现这玩意儿的电池需要花钱买,他不舍得听了。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于招娣中考了,她的成绩一直很稳,这次出现失误,考了全县,顺利的进入了县重点高中,二中读。
县高中离家太远,即使骑车,回家一趟要两个多小时,一来一回半天时间过期,于是于招娣只能继续住校。
好在现在家条件好了不少,张翠花让于招娣再背粮食去学校,直接给于招娣和粮票,让她想吃什么吃什么。
这两年经过甄宝的洗脑,于家人已经不苛待自己来省钱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他们身体好了,才能更好的照顾老儿(弟)!
甄宝很无奈,只有这样说,他们才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儿。
又过了两年,甄宝和于来娣都考进了县二中,于全良两口子在镇中学门口的卖卷饼生涯画上了句号。
至于原,很简单,这两口子不放心宝贝儿子独自在外求学,决过来县照顾儿子。
甄宝:“……”他已经懒得提醒这两人他不是独自一人在外的事儿了。
一家口都来县,肯要找落脚的方,正好于招娣在县待了两年,对二中附近早熟悉了,由她去寻『摸』房子。
甄宝提了个要求,要离二中近的,有小院的,要是临街更好了,贵一点关系。
于招娣在放暑假前看好了两家,等甄宝和于来娣考完试,一家人一起过来看方。
两处房子各有各的好处,带大院子的在二中侧面的胡同,院子不小,总共有间房,厨房和厕所是独立的,看着挺卫生。
而不带院子的,在二中正门的斜对面,进门是厨房,中间左右两间小屋,最面有个带窗户的大屋,有厕所。
虽然格局不是很好,面黑漆漆是,不过用来当门市却足够了。
甄宝问了这间房的房主,“房子卖吗?”
房主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他看向于全良两口子,想要确这是小孩子的玩笑,还是这家人真的要买?
他往出租房子是为缺钱结婚,一开始想过要卖,可根本人买,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往出租。
张翠花眨眨眼,反应了一儿才意识到对方是不信她老儿,在等他们开口。
张翠花一挺月匈,特别骄傲的道:“我们家我老儿做主,我们都听他的!”
一开始于家人听于大宝的是为溺爱,而现在听甄宝的,则是为信服,无数次经历告诉他们,听老儿(弟)的,准错!
小伙子闻言嘴角忍不住一抽,都十岁的人了,听个十岁的孩子的,有什么可骄傲的?
不过这都不关他的事,想到房子卖掉他的钱差不多够买转一响了,他嗓门都大了不少,“卖!”
甄宝眼睛一眯,上下打量对方:“多少钱?”